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雅安生態旅遊:千年茶馬古道驛站 今日綠色農家樂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6日 0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四川新聞網雅安5月6日訊(記者 王旸)雅安,不僅是大熊貓的故鄉,也是全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珍惜動植物的基因庫。1999年,雅安在全省率先啟動退耕還林工程,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發展生態遊、茶文化、熊貓文化、休閒度假遊等旅遊品牌,讓青山綠水成為雅安富民立市的重要標識。巴蜀萬里行記者團一行走進雅安,去感受歷經千年的茶馬古道當地居民如今生活中的可喜變化。

  在古代,雅安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一條茶馬古道演繹千年恢弘歷史,在今天,茶馬古道上依然有古老的馬幫,只是現在的馬幫驛站已經成了城裏人休閒的生態客棧。天全縣紫石鄉地處國道318線,是西部旅遊線上的綠色生態走廊,曾是馬幫驛站的重要匯聚地,境內森林覆蓋率達86%,綠化率達97%,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稱。

  春天的紫石關村綠意盎然,緩流的清澈小河穿村而過。紫石關村支部書記、紫石旅遊協會會長馬懷禮説,過去,山裏的村民是刀耕火種,傳統農業效益低下,2004年4月,全國“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在紫石鄉試點,退耕還林和實行“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後,這裡的生態好了、條件好了,來玩的人多起來了,農民們把自己家裏收拾一下開始了最初的農家樂。

  “退耕還林以前,農民從春節後開始就一直幹到冬天,忙忙碌碌,但是一年下來的收入,不及現在一個假期2個月的收入,很辛苦。但是退耕還林以後,減少了我們的勞動力和勞動強度。2004年的小水電代燃料,改善了整個村的風貌、衛生條件、家居條件,我們才有了良好的生態。我們搞農家旅遊接待,是以良好的居住環境,來吸引城裏離退休的老年人。”馬懷禮告訴記者。

  紫石關村六組的村民韓煜強説:“以前做飯燒柴花子,整個屋子熏得黑黑的,人被煙子熏得眼淚長流。現在全村絕大部分農戶都用上了電,蒸飯、燒水、炒菜,只需一按電鈕,都可以輕鬆解決。”從2000年開始,韓煜強和老伴在家辦起農家樂,從最開始只能接待幾個遊客到現在能接待幾十個遊客,他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老房子,剛接待時就把它弄出來,接待城裏遊客,剛開始時規模不大,夏天來耍的多,七七八八的幾千人。純利潤4萬左右,冬天就在附近打工。現在生活都好了嘛,吃的這些都改變得多了。”

  據了解,現在紫石關村像韓煜強這種辦農家樂的村民有三十多戶,每年吸引來大量老年人來此度假、長居,村民收入翻了好幾番。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客人對農家樂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間、有電視、有網線……於是現在紫石關村又準備組織村民集中興建檔次更高、容量更大的農家樂,未來,這裡將吸引來更多老年人來此休閒養生。

  目前,紫石關村現有農家旅遊接待點32戶,三星級農家樂2家,年接待遊客6000多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30余萬元。紫石鄉、紫石關村分別被省農工委、省旅遊局評為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鄉、示範村。

  一條古老的茶馬古道,一片溫暖濕潤的綠色溫柔。作為茶馬古道上一處承接歷史、昭示未來的驛站,紫石關村的變化,其實就是改革開放三十年我省農村生態建設成就的一個縮影。紫石鄉人不僅創造了昔日茶馬古道的輝煌,而且依託當地資源,找準定位融入川西黃金旅遊環線,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成為318生態走廊上的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生態驛站。

熱詞:

  • 農家樂
  • 茶馬古道
  • 驛站
  • 石關村
  • 雅安
  • 生態旅遊
  • 小水電代燃料
  • 旅遊品牌
  • 生態走廊
  • 旅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