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台灣學者黃永松在穗憶《漢聲》創刊四十載甜與苦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5日 22: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廣州5月5日電 (廖麗麗)“41年來,《漢聲》只做一件事:記錄中國民間傳統文化。”台灣著名文化學者黃永松5日在廣州方所書店講述了其主持出版的《漢聲》雜誌創刊以來的甜與苦。

  《漢聲》雜誌是台灣報道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一系列主題書,自1971年創辦至今,一直採用田野實際調查兼圖片、攝影並陳的手法,從台灣到大陸,黃永松帶領團隊幾乎走過每個有著活態民間文化的地方,記錄下中國許多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1970年,《漢聲》創辦人吳美雲剛從美國留學回到台灣,準備辦一份向外國介紹中國的報紙。到處尋找美術編輯的吳美雲輾轉聯絡上黃永松,黃永松建議改辦雜誌,將內容定位在傳統文化,兩人一拍即合。1971年,一份被叫做《Echo(回聲)》(英文版)的雜誌誕生了,介紹了台灣的媽祖祭祀與京劇淵源。

  黃永松回憶説,《漢聲》創刊之初一度舉步維艱,資金緊缺,甚至曾經因為付不起印刷費,而被印刷廠威脅要把稿子鎖起來,“雖然我們都勒緊褲腰帶生活,也沒有薪水,但是我們樂在其中,民間傳統文化有無盡的寶藏等待我們去發掘。”

  1978年,《Echo》中文版創刊,名為《漢聲》,取“大漢天聲”之意。“祖國大陸有豐富的民間技藝,兩岸通道開啟後,我馬上去了廣東、福建這些地方做民俗調查,以後每年都來幾趟大陸。”黃永松在四十多年裏走南闖北,為福建土樓、北方剪紙藝術、18世紀的風箏譜等各地重要文化遺産,留下完整記錄。

  在台灣桃園搶救被推土機砍掉左肩的古跡園區;在浙江山區尋找失傳已久的唐代夾纈藍印花布;盤坐炕上,看窯洞裏的大娘剪紙……黃永松説,自己已經70歲了,在《漢聲》的陪伴下,他的“文化大夢”一夢就是四十餘年,他還將繼續做下去。(完)

熱詞:

  • 漢聲
  • 黃永松
  • 1970年
  • 夾纈
  • 台灣學者
  • echo
  • echo(回聲)
  • 民間傳統文化
  • 民間文化
  • 福建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