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襄陽改善投資軟環境 行政審批事項減少46.3%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1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27日下午,湖北襄陽市民劉超在該市行政服務中心填寫一張註冊表後,20分鐘就“搞定”了他的軟體公司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且分文未出。同樣是劉超本人2008年辦理一個公司營業執照時卻用了5天時間,填寫了6張表,還交了一筆仲介代理費。窗口工商辦證人員倪淑珍告訴記者,像劉超這樣註冊一家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除享受貼息貸款等政策性扶持外,還可直接從政府獲得31200元(培訓補貼1200元、一次性獎勵補貼30000元)的獎勵性補貼收益。

  劉超此次辦證經歷是襄陽打造全國“審批事項最少、服務環境最優”城市的一個縮影。通過取消、擱置、下放、調整等方式,襄陽大力推行以“減時限、減資料、減費用”(以下稱為“三減”)為核心的“陽光新政”,2008年以來,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的475項減少為目前的255項,減少了46.3%,已減至全國同類城市中最少。經過“三減”改革後,襄陽市依法招標的項目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61個工作日優化為60個工作日,一般工業項目的審批資料從163項減少到22項,並減免了註冊資金10萬元(含)以下微型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每年減免費用4000多萬元。

  以前,行政審批環節多、流程長、效率低,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不作為或亂作為嚴重影響了襄陽的投資環境。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范銳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工業項目要落地,從立項到開工建設,是內資的需要蓋46個章,是外資的需要蓋58個章;正常情況下,內資需要150個工作日,外資需要大半年以上,再加上法定休息日,就是一年多的時間。“只有以機制創新為主線,從行政審批創新、市場監管創新、公共服務創新、社會監督創新入手,全面改善襄陽投資軟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經濟主體入駐襄陽。”范銳平説。

  襄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為企業快速成長的助推器。到去年底,全市工業企業總數由2007年底的4300多家增加到800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716家增加到1779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34.6億元,並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産業為先導,汽車産業為龍頭,食品、裝備製造、醫藥化工、新能源汽車等為支柱的産業發展格局。

熱詞:

  • 襄陽
  • 投資軟環境
  • 審批事項
  • 行政服務中心
  •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投資環境
  • 三減
  • 2008年
  • 規模以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