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化縣:解讀中國農耕文化的活化石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2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湖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廢棄的碾子屋。邱向明 攝

  本報記者 段雲行 通訊員 邱向明

  鄉間的碾子屋,“咿咿呀呀”的水碾磨,曾是一個多麼詩意的場景。然而,最近幾十年來,碾米機加速進入農村,碾子屋也像眾多承載了幾千年曆史的農具一樣,永遠成了歷史中模糊的記憶。

  因此,新化縣水車鎮共和村發現的這棟完整的清代碾子屋,也就格外珍貴。“五一”假期,記者來到這裡,細細鑒賞了這一座活的文物。

  5個村曾在這裡碾米

  碾子屋臨溪而建,是一棟一層樓的木板瓦房,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6間屋分成生活區和加工區。引水渠和地下室主體工程都保存完整。

  生活區包括茶屋和臥室等,是碾子屋主人起居的地方;加工區有2間屋,一間安裝水礱子和水碾子,一間是擺放谷米的。屋外上方是防護林,種了許多的南竹,長了許多的筍。

  78歲的胡海雲和80歲的丈夫羅福群仍住在碾子屋裏,飲食起居也在這裡。胡海雲回憶,14歲從隆回縣的福田村嫁到羅家,就記得沒日沒夜不停地碾米。

  “我還記得1968年坐在碾子的橫樑上轉圈圈玩,水蠻大的力!”50歲的兒子羅樹東介紹,“碾子以前一直在用,到打米機出現, 1969年以後生意越來越差,以後就慢慢地停了!”

  同住一個村、62歲的退休教師羅忠卓補充道,“以前樓下、共和、白水等5個村的米都是在這裡碾的。”

  每年加工2000多擔谷

  羅福群是原雙林公社的退休幹部,記者在離他家約1.5公里的山邊找到他。他兩鬢髮白,耳有點背,戴着一副老花鏡,正在挖長滿竹子的荒土。羅老師附在他的耳邊近乎大聲地吼,他聽清後回答説:“我的爺爺羅國勳是一個瞎子,曾祖父為給兒子找一條討吃的活路,在羅益生手裏買了碾子屋。” 羅福群扳着手指頭計算着説,父親如果活到今天應該是104歲,碾子屋買了160年了。當時加工1擔谷,收二兩五錢的加工費,“每年加工2000多擔谷,收6擔米的加工費,相當於八九擔谷。”

  解讀中國農耕文化的活化石

  屈指一算,碾子屋至少是1852年(清咸豐2年)的屋了。碾子屋在羅益生買賣之前使用了多少年?則已無法推斷。

  在羅樹東的陪同下,記者先看了碾子屋的2個地下室,暗渠和室壁完好無損,只是地表淤泥太多。碾子屋裏的碾槽保存完整,但碾子水輪片蕩然無存。長約30米的引水渠保存完好,可惜的是攔河壩在2010年“5 6”特大洪災中全部衝垮。

  近年來,有關部門和民俗學家也認真考察過,並提出修復保護的建議。有專家認為,現在提倡低碳生活,水碾子是真正的環保設備,是農耕時代文明因子的遺存,是解讀中國農耕文化的活化石。

熱詞:

  • 碾子
  • 活化石
  • 新化縣
  • 農耕文化
  • 水車鎮
  • 保存完好
  • 遺存
  • 攔河壩
  • 加工區
  • 屋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