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公車維修成“唐僧肉” “黑洞”暴露了什麼?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1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杭州10月12日電(記者 岳德亮)浙江近期的審計報告顯示: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公車維修點,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維修行為。但也存在著結算價高於投標價、維修材料進銷差價率過大等問題,亟待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無獨有偶,在深圳等地方,公車維修也曾被審計出缺乏監管、維修企業操作混亂。

有專家建議,從當前來看應加強對定點維修企業動態管理,出臺剛性處罰措施;規範送修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堅守資金支出“閥門”。而從長期來看,則要加快公車改革步伐。

公務車輛維修成“唐僧肉”

今年9月底,浙江省審計廳副廳長岑國榮代表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作了審計情況彙報,審計結果顯示:部分維修材料利潤空間偏大,公務車輛儼然成了維修企業的“唐僧肉”。

記者從這份名為《2009年度浙江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全省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報告中發現,公務車輛維修方面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維修材料投標報價缺乏執行約束力,部分維修材料利潤空間偏大。

岑國榮説,審計抽查了9家公車維修企業,2009年度使用的137種投標零件,其中結算價高於投標價的有108種,佔比79%;抽查3家定點維修企業,所用3523種公車維修材料中,進銷差價率超過100%的有594種。

此外,岑國榮還指出,部分用車單位在非定點企業維修,送修車輛基本信息缺失嚴重。

審計部門從浙江省政府採購網發現:省級維修單位2009年度上報公車維修信息12954次,其中未按規定填寫車輛行駛里程10012次、車輛型號5542次、車架編號7126次、車輛生産廠家3758次。這“直接影響了對維修內容合理性的判斷”,岑國榮認為。

公車維修缺乏監管,維修企業操作混亂,似乎是一個“通病”。據媒體報道,《深圳市2009年度績效審計工作報告》顯示,中標的材料管理費率15%,實際按大約30%計收,有的甚至高達55%;有的中標維修企業存在違反協議提高維修工時的情況。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在接受採訪時説,他看到的一份權威調查報告稱“全國的公車大致是230萬輛,開支在1500億元到2000億元之間”;幾個例子則讓他目瞪口呆:有一部公車一年的維修花了10萬元錢,有一部車一年換了40個輪胎。

定點維修逐漸推行 配套監管跟進乏力

在一些地方探索的基礎上,浙江省紀檢監察部門今年發出通知,決定在全省推行公務用車定點維修、定點加油等。而與此同時,公務用車維修方面存在多年的問題依然如故。

記者從一位曾經在定點維修企業工作過的人員口中得知,單位車輛司機往往將車開到維修點就把鑰匙丟給工人,一般都會提出“多修”的要求,而且維修點還會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開出發票。這位工作人員稱,公車維修有三大特點:要求好、保養勤、費用高,維修保養成本大致比同一款私家車多出一兩倍。

“這是多年來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浙江省級機關事務管理局車管處處長項豐洲表示,公車維修問題的癥結在於當前車子怎麼修、修多少,大多情況下是由駕駛員一人説了算。而根據浙江省財政廳對公車維修的規定,送修單位可自主選擇定點維修企業進行公務車輛的維修,但要通過浙江省政府採購網“協議定點採購(車輛維修)管理系統”填寫“定點維修送修單”,從網上提交給選定的定點維修企業。在車輛維修過程中,如發生有超出維修範圍等情況的及時與送修單位聯絡並協商確定。車輛維修結束後,定點維修企業將實際所用維修材料的數量、價格、工時及其他有關費用等內容從網上提交送修單位審核確認。

浙江省財政廳特別規定,除特殊情況外,公務車輛定點維修費用實行轉賬方式支付,不得使用現金支付。也就是説,車輛維修的過程是“網上來、網上去”。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很多單位的公務用車維修是由駕駛員提出、送到維修點、結算,走非正常程序。

據了解,目前浙江省財政撥付到每輛公車的費用為3.5萬元每年,包括維修、保險和油料等。但是實際測算下來,每輛公車的“保養費用少則5萬元,多的8萬元”,項豐洲説。

- - - - - - - - - - 分頁符 - - - - - - - - - -

“黑洞”還須公車改革來填堵

有專家指出,不管是定點還是非定點維修企業,公務車的維修規範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維修中的隨意性,有時甚至是“駕駛員説了算”,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而從未來發展方向考慮,公車維修的“黑洞”還須公車改革來填堵。

“如今,財政收入的30%多用於行政開支,而其中最為人民群眾所詬病的即是‘三公’腐敗。”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表示,與公款吃喝、公款考察一樣,公車方面支出驚人。推行定點維修,就是試圖遏制某些漏洞。但是從審計結果看,“效果不理想”。

楊建華認為,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不能僅僅歸責于駕駛員的個人素質,更多的是制度設計上的漏洞。從某種程度上説,確定了定點維修企業,相對就將公車維修變成了這些企業的壟斷資源,可能在他們之間默契地形成了價格聯盟。此外,公車維修單位在財務監督方面無疑存在責任。

“公務用車修理定點但駕駛員個人結賬的事情,主要是制度不完善,而後操作無人監管問題”。而且駕駛員的來源日趨多元化,待遇不穩定等,都是滋生公車維修“黑洞”的誘因。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鐘其説,有制度沒有很好執行,這才是當前最應該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因此,有專家指出,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定點維修企業動態管理,採取得力措施讓單位工作人員不敢向定點維修企業提出不合理要求、定點維修企業不敢隨意維修或開具不合理髮票,措施要具剛性;送修單位內部必須建立剛性的財務會計制度,堅守資金支出“閥門”。

楊建華認為,我國各地的公車改革一波三折,這恰恰反映出公車改革的難度和阻力,也證明了公車改革勢在必行。公車改革雖然在一些地方遇到了阻力,但改革是個方向,是早晚的事。相關的制度需要仔細推敲,嚴格計算。

熱詞:

  • 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