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秸稈長成“綠石油”(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述洋中和他的學生們。

  文/攝 本報記者 車輪

  看著玻璃瓶中黑褐色的“生物燃油”,東北林業大學物質能技術工程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王述洋教授説了句特別實在的話:“這就是錢!”

  可別小看這瓶不太起眼的“油”,它可是從各種農業秸稈裏變出來的“綠色石油”,可代替重油發電、燒鍋爐、供暖等等,還可用作玻璃、水泥、石灰、陶瓷四大工業爐窯業能源。

  這種“油”的成功生産,正是王述洋教授和他的研發團隊,歷經5年精心研究和創新攻關的成果,他們研製的我國首套原創性、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産權的斜板槽式生物燃油可再生清潔燃料生産裝置,一舉裝機成功、順利實現了産油。該技術和裝置可將經粉碎的農林廢棄生物質在數秒內迅速裂解液化成清潔液體能源産品生物燃油,轉化率可達到60%~70%。

  王述洋説:“近30年來中國經濟和工業化發展迅速,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每年要花費1萬多億元人民幣從境外進口石油,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達到56.5%,預計到2020年將接近70%,我們正面臨嚴峻的能源安全危機。”其實,早在1998年王述洋就開始注意到“清潔能源”。“1997年荷蘭就做出了能制取‘生物燃油’的實驗裝置,我那時就萌生了一定要研發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制油裝置的想法。”王述洋説。

  為得到國家資助和支持,他曾19次到科技部介紹項目的重大意義和應用前景,得到科技部和相關專家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于2002年、2007年相繼承擔國家“十五”、“十一五”863高技術計劃中與之相關的生物燃油項目研究工作。如今,他所研究的生物燃油技術已擁有10項國家專利,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技術體系。

  作為監測分析哈爾濱空氣質量多年的專家,黑龍江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劉彥飛説,“生物燃油”的最大優勢就是它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可以大幅度降低有害物質在大氣中的排放量。他説:“這項研究具有潛在的能夠解決我國農村剩餘秸稈的利用問題。如果能夠實現秸稈生物燃油的工業化生産並廣泛使用,可以産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一心搞研究的王述洋,其實心中也不停地算著“能源賬”。我國每年有8億多噸生物質資源被浪費,而這些資源可生産4.8~5.6億噸生物燃油,相當於2.5~2.9億噸礦産柴油的能量。現在我國秸稈售價每噸在250元左右,以秸稈為原料用該技術生産1噸生物燃油的成本不超過1000元錢,而當前生物燃油市場售價在2200~2400元,這與當前礦産柴油每噸9000元以上的價格相比,就非常“便宜”了。王述洋興奮地説:“産業前景非常廣闊。”

  如今,這項技術已經與陜西、新疆等地相關企業進行了合作,現階段正與北京幾家大公司談技術轉讓事宜。對於市場前景,王述洋和他的團隊充滿信心。

熱詞:

  • 生物燃油
  • 秸稈
  • 清潔能源
  • 十五
  • 十一五
  • 可再生
  • 排放量
  • 東北林業大學
  • 能源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