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武大老校長劉道玉:教育改革的“出頭鳥”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道玉

  “啊?你説什麼?聲音請稍微再大一點!”面容清癯的劉道玉側著頭,用右手附著右耳大聲説道。

  4月22日,由劉道玉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在北京飯店舉行。研討會為期一天,年近八旬的劉道玉在會場認認真真地端坐了一天。無人知道,右耳已失聰多年的他究竟聽清楚了多少發言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然而,只要在瞬間凝望一下這位緊鎖眉頭、面部神情嚴峻而憂鬱的老人,一種尊敬、感動與痛惜相互交織的複雜感情便油然而生。

  再有幾個月,劉道玉將正式進入他生命的第八十個年輪。他的學生和朋友早早開始串聯,想籌辦一個別具一格的祝壽活動向這位“永遠的校長”表示敬意。但劉道玉婉言謝絕了。盤旋在他腦海裏的最好方式,莫過於在80歲之際再動筆寫一本題為《理想大學》的新書,“作為這一生的收官之作”。

  從1977年時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參與向鄧小平建言“恢復全國統一高考”開始到今天,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程中,劉道玉命運坎坷,起起伏伏,但沒有人能否認,他是中國教育改革繞不過去的話題。

  教育改革的“出頭鳥”

  劉道玉的名字開始為人所知,是改革開放給他帶來的幸運。

  1981年8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新華社一條帶有黑色電頭的消息:

  經中央批准,48歲的劉道玉,被任命為武漢大學校長。他是我國解放後自己培養的大學生中第一個擔任大學校長的人,也是全國重點大學中最年輕的校長。

  有關部門認為,任命48歲的劉道玉擔任全國重點大學的校長,這對於在人才濟濟的高等學校中打破論資排輩的現象,大膽提拔優秀中青年幹部到主要領導崗位上來,將會産生積極的影響。

  上個世紀8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農村推行家庭聯産承包制,企業試行廠長責任制,經濟特區在沿海地區創建,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相繼出臺,胡耀邦總書記“允許改革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的名言響徹神州大地。

  被冠以全國最年輕校長之名的劉道玉沒有辜負這改革的時代。他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一切有利於學生成長為改革動力,在教學領域積極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第一個在全國推出了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插班生制、自由轉專業制、導師制、學術假制和貸學金制等,使武漢大學一時間成為積聚青年才俊的高地、“教育改革的深圳”。當年許多的改革創新之舉已成為當今中國高校普遍實行的基本制度。

  不僅僅是教學制度的改革,劉道玉還給武大和高校帶來一種全新的校園風氣和文化氛圍。著名教授易中天談到他那個時期在武漢大學上學的感受:領導生活簡樸,作風民主;師生思想活躍,言論自由;研究生論文答辯,可以當面頂撞評審委員;本科生學術演講,校領導坐在下面洗耳恭聽。校長、副校長、書記、副書記的家,敲敲門就進去了。教員上課,學生開會,講什麼,怎麼講,沒有人橫加干涉,自由、民主、開放。這就是當時的武漢大學。

  由此可以理解劉道玉為什麼被武大學生稱為“永遠的校長”。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的風雲人物,他的名字將被歷史永遠銘記。

熱詞:

  • 教育改革
  • 主輔修制
  • 轉專業
  • 出頭鳥
  • 人民日報
  • 學分制
  • 理想大學
  • 永遠的校長
  • 學生成長
  • 全國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