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在社區他們回歸社會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2日 16: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銀川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社區讓我有了歸屬感,除了管我,有了困難也能請他們幫忙。”這是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的一位社區矯正對象説的一句心裏話。社區矯正對像是指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不大、在社區接受矯正的服刑人員。如何管理這個群體,使他們更快更好地回歸社會,兩年來,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司法所摸索出一條好路子。

  感化是第一步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了錯,改掉就好。”本著這個信念,兩年來,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在對矯正對象進行集中教育、法律學習、抽查監督的同時,更注重從人性化的角度,對矯正對象進行生活上的幫助、情感上的交流。通過心理疏導感化矯正對象,2010年成立的“陽光家庭心理學校”成為辦事處矯正工作的一大亮點。

  不排斥是關鍵

  參與社會活動是使矯正對象增強社會責任感的一個有效途徑。轄區內若有捐助活動、文藝演出,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都不會忘了這些人。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潔還記得在一次為災區捐款的活動上,一位矯正對象一人捐了兩次款。對此,陳潔説:“他們雖然是矯正人員,但他們也有向社會奉獻愛心的權利,我們不能剝奪他們的權利。管理矯正人員不僅僅只是板著臉監督、檢查、懲戒,更重要的是關心和幫助,不能在心理上排斥他們。”

  創建回歸平臺

  康華社區的一位矯正對象從2011年就開始擔任康華社區居委會的“義務電腦維修員”,居委會的電腦只要出了問題,他總是隨叫隨到。對此,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潔説:“給他們一個固定的社會平臺,他們的回歸就會更快一點。”

  為提升矯治質量,4月20日,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在轄區所屬裕民小區成立了“社區公益勞動基地”,以期通過該基地的成立,為社區矯正對象從事公益勞動提供一個固定的場所。辦事處司法所的司法幹事説:“基地成立以後,將每月定期組織矯正對象來基地進行公益勞動,重塑他們回歸社會的信心。”

  自2010年6月從轄區派出所接管矯正工作以來,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已先後接收過23名矯正對象,解矯9個,目前,正在社區接受矯正的15位矯正對象都能夠服從辦事處的管理,積極參與辦事處舉辦的義務勞動等各類活動。本報記者楊咏

熱詞:

  • 矯正對象
  • 中山南街
  • 社區矯正
  • 社會危害性
  • 社區居委會
  • 回歸社會
  • 街道辦事處
  • 公益勞動
  • 2010年
  • 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