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同仁縣吾屯村家家都有唐卡畫師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2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青海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青海新聞網訊 4月初,明媚的春光早已遍佈在隆務河谷地,在同仁縣吾屯村一座雕梁畫棟的農家屋檐下,熱貢藝人桑鬥合正在與女兒多傑卓瑪共同繪製著一件巨幅唐卡作品,準確生動的造型、精細絕美的工筆、鮮艷亮麗的色彩……充分展現了熱貢藝術的魅力。

  記者在黃南州同仁縣這片被稱為“熱貢藝術之鄉”的土地上走訪時發現,在吾屯村隨便推開一戶人家的大門,都會看到像桑鬥合這樣正在專心作畫的熱貢藝人,在這裡幾乎“家家有畫室,人人是畫師”,傳統藝人和學藝的普通群眾共同製作和銷售唐卡、泥塑、堆繡等熱貢藝術品,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還增加收入。

  據了解,熱貢藝術屬於藏傳佛教繪畫藝術,包括唐卡、壁畫、雕塑、雕刻、堆繡、建築裝飾圖案彩畫等,其發祥于黃南州同仁、尖扎一帶。近年來,“藏族藝術文化熱”的興起使內容豐富、便於攜帶的藏傳佛教卷軸畫唐卡率先走出藏區,成為藝術收藏家的新寵和饋贈親友的禮品。唐卡畫師娘本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他告訴記者,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跟著他學藝,為了有組織有計劃地傳授技藝,他于2007年開設了“熱貢畫院”,打破唐卡“作坊式”的傳承方式,通過集中授課讓更多人掌握繪畫技術。“想起我年輕的時候,大師畫的一幅很好的唐卡,也就幾十塊錢。2006年至2009年期間,唐卡的價格翻了幾十倍到上百倍。”娘本説,這兩年很多外地人甚至外國人專門上門來求購唐卡,唐卡市場常常供不應求。暢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唐卡行業,唐卡繪製技藝更是由傳統的師徒相傳,到大規模進入學校課堂,甚至列入農牧民技能培訓內容。

  不僅唐卡,同樣是熱貢文化代表的泥塑、堆繡、石雕等傳統工藝製作也廣受青睞,這些原本深鎖于寺院的藝術顯現出繁榮。娘本説,熱貢藝術的保護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政府“領路”,使熱貢文化産業化發展更加規範、更有生命力。

  據了解,黃南州政府投資興建了熱貢藝術館,並成立了熱貢藝術協會,將民間工匠的熱貢藝術精品集中展出,鼓勵工匠帶學徒傳授技藝。2009年10月,熱貢藝術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同時,州政府還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設立了銷售點,與大型公司合作設立了全國最大的熱貢文化窗口。

  “政府的扶持和引導闖出了一條特色文化增收致富之路,一系列相關標準的建立更是實現了對熱貢藝術的保護性開發。”娘本説。2008年8月,文化部批准建立的第三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落戶黃南,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2011年2月,《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文化部正式批復,標誌著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建設進入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而從今年起,黃南州財政將每年籌資2000萬元,各縣財政每年籌資500萬元,設立4000萬元的熱貢文化發展基金,加大對熱貢文化品牌保護、産品創新、市場開拓、宣傳促銷以及重點文化企業發展等方面的支持。 (作者:王肖芳 葛文榮 張倩)

熱詞:

  • 同仁縣
  • 唐卡畫
  • 吾屯村
  • 畫師
  • 熱貢藝術
  • 領路
  • 藝人
  • 黃南州
  • 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