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老兵不怕離開但怕被遺忘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2日 0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勿忘老兵

  本報記者張永斌

  1日,關愛抗戰老兵網誌願者薛剛告訴記者,4月30日下午,他便去了北京市松堂臨終關懷醫院,與王延周的家人和志願者一起佈置告別室。1日上午,又參加了告別儀式。

  “與王老的幾次接觸,都是在醫院裏,那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一直和病魔做鬥爭。但每次和他見面,他的精神頭都很足,很健談,笑起來很爽朗,很愛和別人交流。”

  薛剛回憶説,有一次,在醫院裏,王延周和大家開玩笑,説要努力活到120歲。沒想到事與願違,他離大家而去。

  薛剛曾是軍人,他贊成這樣一句話:我們是按年過,老兵是按天過。現在抗戰老兵年齡基本都在85歲以上,有的已經超過百歲,他們不在了,這段悲壯歷史的最後一頁就合上了,我們不應該留有遺憾。

  他説,他送別了不少老兵,而每年都有其他老兵被“挖掘”出來,王延周走了,他的志願活動不會停,更多的老兵需要關愛。

  “給老兵以尊嚴。”這是薛剛最長挂在嘴邊上的話。他曾多次到各地老兵家中走訪。“一次回訪老兵時發現,我們幾年前送的被子,老兵挂在顯眼的位置,從來沒蓋過,因為他認為被子上有紅色的慰問字樣,老人覺得這是對他的承認,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所以捨不得蓋。”

  志願者在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等節點自發為老兵們製作了一些紀念章和榮譽證書,很多老兵會把它們挂在家中最顯眼的地方,一遍遍向人們講述。薛剛説:“可見同胞的認可對老人來説有多重要。”

  他認為,對待老兵,物質上的關懷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人文上的關懷。他曾在網上發帖説:這些老人為民族做出這麼大的犧牲,在晚年應該得到我們子女般的孝順。與經濟資助相比,心靈的慰藉更為重要。在探訪老兵時我們有親身體會,抗戰老兵已經風燭殘年,他們渴望社會的認可,渴望同胞的認可,現在許多年輕人不了解這段歷史,走到這些老人身邊,耐心地聽一聽他們的故事,就是對他們的尊重,讓我們給抗戰老兵最後的尊嚴。

  北京最後一位飛虎隊員彭嘉衡的兒子彭灼南曾在2010年和2011年兩次來到日照,看望王延周。2010年時,他給王延周帶來了紀念章。2011年,他聽説王延周病重,立馬趕到日照,想見他一面。

  王延周的遺體告別儀式是在1日的上午9點,而彭灼南7點半就趕了過去。1日晚8時,彭灼南説話聲音鼻音很重,原來他感冒了。“我想多看老人幾眼,最後再送送他。這點小病沒啥。”

  “我父親去世前,沒想到還有這麼多人記得他,給予了他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幫助。父親走了,我想把這種愛傳遞出去,讓更多的老兵,感覺到有人在關注著他們,他們並不孤獨。”他説。

熱詞:

  • 抗戰老兵
  • 老兵網
  • 薛剛
  • 2010年
  • 臨終關懷
  • 小病
  • 鼻音
  • 志願活動
  • 抗日戰爭勝利
  • 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