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沒人理”到“排長隊”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1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吉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網訊(朱檑文傑彥軍記者曹夢南)對雙遼農業來説,乾旱是常態。如何因地制宜,實現豐收?2009年,市裏組成考察小組分赴通遼、通榆等地,很快,一種全新的保護性耕作模式,進入考察人員的視線。

  專家介紹,保護性耕作可以實現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恢復地力,減少土壤風蝕、水蝕,增加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減少對土壤結構的破壞和減輕土壤水分蒸發;是解決土壤退化、提高土地生産能力的有效措施;實施保護性耕作也是實現春季播種一次拿全苗的有效途徑。雙遼的耕地,旱田以沙崗地居多,非常適宜實施免耕播種。

  2010年,雙遼開始推廣保護性耕作新技術。可隨著推廣的開始,難題來了由於原始的耕作方式在農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要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農民不認可、不配合。“種地哪有不割秸稈、不翻地、不打壟的,這純屬扯淡。”農民的話説得直接。

  這一年,為了儘快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市農機推廣站自籌資金購進了8台免耕播種機,在臥虎、向陽、那木等鄉鎮開展了示範推廣工作。同時,農機推廣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免費提供機具,免費提供作業服務幫助農民種植。但當年,只推廣了500公頃。

  李國強是那木鄉有名的種地好把式,每年種地時,左鄰右舍都要問問他當年地怎麼種,都種啥。2010年初,市裏在鄉里搞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可在會場坐了不到10分鐘,他就走了。當年,村裏的幾個小青年實行了保護性耕作技術。村民劉偉家5公頃沙崗地採取了保護性耕作,每公頃産量達到了2萬斤。

  2011年,李國強周圍的熟人又有幾位加入到試點行列。這年夏天,他照常像每年一樣,給莊稼澆了4遍水,天天忙得暈頭轉向。但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劉偉的地裏靜悄悄的,沒像往年一樣澆水。驚訝之餘,他一個人溜達到劉偉地裏,發現莊稼長勢明顯比他家的好,植株健壯,根係發達。秋天打糧的時候,他目睹了全過程。李國強説,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同樣是沙崗地,人家産量達到了2萬斤,而他的剛1萬斤。“3公頃地,少了3萬多斤。按現在的價格,少收入3萬多元。”李國強後悔死了。

  這一年,雙遼將保護性耕作機具作為農機購置補貼的重點,優先給予補貼、安排資金,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的需求。在實施省級農機化推廣補助項目中,將項目資金大部分用於機具的累加補貼,這樣示範點的農民僅用30%的資金就可以買到免耕播種機。秸稈大量還田,促進了土壤微生物活動,減少了土壤板結,提高了土壤肥力。秋季,市農業部門技術人員在測土配方時發現,地表20厘米土層中的有機碳含量比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另外,由於直接將化肥播到種子下面2厘米到3厘米處,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每畝地可節約10多公斤化肥。所以,農民樂意參加保護性耕作。

  這一年,雙遼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15萬畝。以前免費作業沒人理,現在有償服務還得排長隊。

  今年初,李國強早早地就到村裏報名參加保護性耕作,可沒想到,他排了兩個多小時隊,才領到申請表。

  今年,雙遼計劃再推廣免耕播種機60台,使保護性耕作面積突破15萬畝。

熱詞:

  • 土壤水分蒸發
  • 土壤風蝕
  • 雙遼
  • 測土配方
  • 免耕播種機
  • 保護性耕作技術
  • 土地生産能力
  • 農機
  • 人理
  • 化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