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廣西“北路壯劇”穿越300年獲新生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1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南寧4月30日電 (雷奧琳 楊強)馬骨胡獨特高亢的弦音,一唱三嘆的“乖呀咧”……當原汁原味的“北路壯劇”在桂西北的大山深處唱響時,世代生息於此的壯家人莫不心潮澎湃。在他們看來,“北路壯劇”唱的不止是生旦武醜,演的不止是悲歡離合,她身上流動的是壯族的血脈,每一句唱詞都撥動著古往今來每一個壯家人的心弦。

  起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舊州的“北路壯劇”俗稱“土戲”,當地宣傳主管部門的官員介紹,它誕生於清朝乾隆年間,上演劇目有300多個,多數為本民族創編劇目,是一種有著獨特唱腔和表演程式的戲劇形式,以北路壯話咏唱,迄今已有300年曆史。

  今年“五一”旅遊小長假期間,很多遊客慕名前往田林領略“北路壯劇”的藝術魅力。“北路壯劇”發源地田林目前共有農村業餘劇團53個。該縣潞城瑤族鄉文化站官員説:“音響、燈光等設備都是縣裏配的,每個鄉鎮文化站都有,村裏的壯劇團想演出隨時可以演。”

  廣西“北路壯劇”表演的角色分行主要有生、旦、武、醜等四大行當。音樂風格古樸,素雅洗練,意味濃烈,感人心肺。其中正調唱腔最具特色,它調式穩固明朗,旋律甜靜優美,具有濃郁的壯族田園風味。在“北路壯劇”的樂器中,馬骨胡最具特色,是壯劇藝師獨創的一種伴奏樂器,“琴筒”是用馬的大筒骨製作的,它音色高亢嘹亮,聲音清脆,余韻悠遠,是其他劇種所沒有的。

  “北路壯劇”的服裝,則是用當地土棉布為面料,用牛膠調配顏料繪製,圖案多具民族風格,有獅、龍、鳳、花、壯錦等。戲帽用黃牛皮雕花上色而成。

  在長期傳承過程中,廣西“北路壯劇”形成了自己獨特、鮮明的特徵。尷尬的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不斷滲透和影響,包括廣西“北路壯劇”在內的中國各民族傳統文化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衝擊。余韻悠遠的馬骨胡,明朗的正調唱腔,這些過去在壯文化中名聲響亮的“北路壯劇”文化瑰寶逐漸被人淡忘。

  國家和地方相關當局近年致力於廣西“北路壯劇”的發掘、搶救和保護,使古老而獨具魅力的田林壯劇藝術得以復興。作為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2006年,壯劇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此後,田林被授予“中國壯劇之鄉”稱號,並被命名為“中國壯劇傳承研究基地”。

  從2010年起,連續三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在田林舉辦,標誌著廣西“北路壯劇”藝術走向一個新的發展歷程。 完

熱詞:

  • 北路
  • 馬骨胡
  • 北路壯劇
  • 伴奏樂器
  • 藝術走向
  • 劇目
  • 唱腔
  • 旋律
  • 藝術魅力
  • 心肺
  • 搜索更多北路 馬骨胡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