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工人發明家李書乾 30年為公司節約7650萬元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1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北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北新聞網訊 (見習記者 佟偉)“我師傅話不多,活多,設備玩得相當好,我貪‘玩’就是受他影響。”李書乾的高徒趙海東這樣幽默地對記者説。初見老李,記者就被這位號稱“敢於挑戰行業尖端技術的工人發明家”的老師傅的精湛技藝深深觸動了。

  李書乾今年已經56歲了,再過幾年就要退休養老了,但是他並沒有因為要退休而鬆懈了鬥志,相反這些年他用勤勞和智慧解決了熱處理設備的諸多難題,踐行著瓦軸集團躋身世界軸承三強的美好夢想。

  這些年,李書乾先後改造設備120余臺次,完成技術創新230多項,創造節能價值數千萬元。在老李的家裏,記者看到了多年來他獲得證書和獎章:遼寧省有傑出貢獻高技能人才、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機械工業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等等。

  學以致用,一直是李書乾的信條。在中國高速鐵路快速發展過程中,瓦軸集團公司承擔著鐵路提速軸承研發製造的重任,李書乾和公司其他技術專家承擔起了淬火壓床的研製任務。他設計的PLC程序將機床的靜態淬火創新為動態旋轉淬火,使鐵路提速軸承的心部硬度提高了25%,産品的變形量減少了30%,實現了鐵路提速軸承熱處理質的飛躍。這臺自主研發的設備可替代進口機床,節省購置資金1200萬元。當上級領導在試驗現場宣佈“國內第一台旋轉壓模淬火機床試驗成功,填補了國內軸承行業空白”時,前來進行技術鑒定、驗收的專家們紛紛向李書乾等人表示祝賀。這臺自主研發的設備可替代進口機床,為公司節約了大量購置資金。事實證明,精密高端軸承不僅能夠“中國製造”,而且還能實現“中國創造”。

  2010年,一台引進德國的多功能滲碳電爐加熱執行器燒壞了,德方專家堅持更換原廠配件,但需要等從國外進口,而生産和市場又不能等,李書乾依靠自己吸收消化引進技術的本領,大膽的用國産配件將其修理好。之後,他又和德方專家一起對電爐運行程序進行了更高一級的優化,延長了加熱執行器的使用壽命,節省外匯30多萬美元。外方專家長時間排除不了的疑難故障,他手到病除,讓外方專家向他直豎大拇指,管他叫老師。

  30年來,李書乾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改造老設備120多臺(次),完成技術創新230多項,技術創新成果中有3項獲國家、部委的獎勵,“一種箱式電爐控制方法”專利申請已被國家知識産權局受理。他的設備維修、技術革新、質量改進等創新項目為公司節約費用7650多萬元。

  “我認為,新時代的技術工人,不僅要會操作、維修設備,更要能發明創造。”李書乾深知,“出海遠航,光靠一個人是不行的。不管這個人有多麼能幹,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於是,他毫無保留地把自身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李書乾把自己30多年的讀書筆記、維修經驗編寫成培訓教材,他先後培訓技術工人2000多課時,培訓鑒定技術工人1000多人次;作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多次在省市考評中擔任電工考評組組長。與李書乾簽訂師徒合同的有26人,他還先後帶了7名大學生和研究生,現在都已經成長為企業的技術骨幹。

  在採訪快要結束時,老李告訴記者,自己眼看就要退休了,但是創新的心卻依然年輕,“未來幾年,我還得再革新幾項技術!多培養幾個技術過硬的接班人!”聽著老李的豪言壯語,記者對這位高級技師的敬意也不禁油然而生。

熱詞:

  • 李書乾
  • 發明家
  • 中國創造
  • 電爐
  • 鐵路提速
  • 替代進口
  • 執行器
  • 瓦軸
  • 德方
  • 自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