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交通運輸業如何加快減排?應雙管齊下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04: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青島港前灣碼頭。近年來,青島港在“轉方式、調結構”上狠下功夫,打造出一套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港口發展模式,2009年,青島港港口吞吐量同比增加5%,綜合能源單耗同比下降4.1%。 趙永明攝(人民圖片)

  近日,“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在湖北武漢啟動,標誌著今年我國最大規模的交通運輸業節能減排行動拉開帷幕。作為我國碳排放量最大,也是能耗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交通運輸業的減碳之路究竟面臨哪些挑戰、又有何制勝法寶呢?

  高能耗、高排放的“大戶”——

  佔石油消耗的三成,對城市一氧化碳的“貢獻”逾90%

  交通運輸業是目前能源消耗量最大的行業之一。其石油消耗總量佔全社會石油消耗總量的30%以上,而且這一比重還在逐年增加。

  我國交通運輸業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明顯偏低。資料顯示,我國乘用車單位油耗水平比歐洲高22%、比日本高39%,其中我國卡車運輸的單位油耗較國際平均水平高出近50%。

  交通運輸業還是碳排放的“大戶”,是國際溫室氣體減排、緩解氣候變化的重要領域。2009年國際能源署發佈相關報告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有25%來自交通運輸。在我國,機動車尾氣已經成為大中城市溫室氣體的首要來源。例如,當2007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為300萬輛時,汽車尾氣對氮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的“貢獻率”分別達到了51%、64%和92%。

  如此高能耗、高排放的“大戶”,還是我國能源消耗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近些年來,交通運輸業的固定資産投資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將規模較小的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的制度並不利於節能降耗。例如港口審批,規模小的港口投資項目無需國家審核,由地方核準,實質上是降低了單位能耗高的小型港口建設的門檻,不利於從源頭把住節能關。

  此外,交通運輸領域的消費也呈上升趨勢,使節能減排的進度遠遠跟不上能耗源頭與排放源頭的增速。

技術性減碳大有可為——

  即便算成本回收賬,節能減排技術應用也很划算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現在要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節能減排,交通也要先行。”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表示。

  早在2008年,交通運輸部便提出全行業的節能降耗目標,到2010年,與2005年相比,營運貨車單位運輸量能耗下降5%,營運船舶單位運輸量能耗分別下降10%,內河船舶下降8%,港口生産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下降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力度大、見效快、成本低的新技術為交通運輸業減碳,被業內稱為技術性減碳。這些“利器”的推廣應用改變了企業“節能減排投資大、難回收”的狀況。

  用超聲波清洗技術替代汽油清洗劑人工刷洗,使福建龍洲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一年就節約清洗用汽油95000余升,扣除清洗劑和電能成本,全公司一年可節約汽車維修零件清洗作業成本50萬元左右。

  “即便算成本回收賬,也很划算。”福建龍洲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一次性投資40多萬元買了18台設備,按一年節約能源成本50余萬元計算,扣除清洗劑消耗、電能消耗和設備維護費用及折舊費後,一年即可收回投資設備成本。

  同樣嘗到技術性減碳甜頭的還有青島港。青島港自主研發的“門機作業自動計量系統”,取代了傳統粗放的港口裝卸計量統計模式,在22台各類門機上應用後,設備作業效率提高了17.77%、能耗降低了13.08%,每年可節電143.47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10噸。

  青島港集團前港分公司經理張再春也算了一筆成本回收賬:每台門機改造投資只需1.5萬元,單臺40噸門機改造不到2個月就可收回成本,單臺25噸門機改造後不到5個月就可收回成本。“這個系統運行穩定、操作簡便,投資小,見效快,很值得在全國港口推廣。”

  近3年,交通運輸部先後推出了3批60種節能減排示範項目,其中,技術性減碳項目的比重超過2/3。這些項目覆蓋了新能源利用、智慧調控、精細管理、信息技術、循環利用等諸多領域,都是成熟經驗,在項目示範地區或企業實現了節能、減排、增效“三面開花”。

- - - - - - - - - - 分頁符 - - - - - - - - - -

“零本萬利”的好方法——

  改進操作技能無需資金投入,更容易被企業接受

  與投資新技術相比,改進操作技能或工作方法節能減排,成本更低,更容易被企業接受。交通運輸部有意在全國推廣的“王靜工作法”就是代表。

  王靜是武漢市公交集團第五營運公司的一名駕駛員,自1988年從事駕駛工作以來,創下了安全行駛58.95萬公里、節油4.53萬升、發動機40萬公里無大修的紀錄。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總結王靜工作經驗,提煉為一套四位一體的工作方法。其主要內容是“十九字”節油操作法、“三好三不”安全駕駛法、“六個一點”優質服務法及“三邊三勤”工作創新法。

  “通過推廣這個操作法,公司汽車運營成本大幅下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可謂‘零本萬利’。”湖北宜昌交運集團公司客運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推廣“王靜工作法”,公司車百公里油耗平均下降6%,一年就可節油6.7萬升,節約成本40.8萬元。

  “王靜工作法”在湖北省推廣後,也交出了優異的減碳成績單。自2008年到2009年兩年間,湖北省30萬輛營運車共節約燃油55440萬升,減少碳排放約合150萬噸,安全事故率下降33%。證明了“工作法”在不同企業、更大區域範圍推廣的可行性。

  近些年,交通運輸行業推廣了不少像“王靜工作法”這樣的低碳操作經驗。青島港的“學良節油”工作法可使拖輪油耗降低37.5%。中海運集團的“船舶只開單臺輔機工作法”可每天節約燃油0.4噸以上。這些先進的工作方法都不需要花錢投資,只需在管理精細化和人員專業化上下功夫,就有明顯的節能減排成效。

  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術的提高,對於每一位從業者僅僅是舉手之勞,但對全行業節能減排影響深遠。據測算,如果單車百公里油耗減少2升,在整個使用期內行駛100萬公里,就能減少成本10萬元以上,對降低我國物流成本的作用十分明顯。我國現有營運車輛1087萬輛,如果每車每天僅節約1升油,一年就可以節約燃油近40億升,這對改善我國石油進口依賴度日趨加大的局面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節能減排仍有多道難關——

  調整運力結構、完善制度建設、引導消費需求都有難度

  除推廣節能減排技術與工作方法外,調整運力結構、完善制度建設、引導消費需求,可能是交通運輸業節能減排更重要的方向。

  調整運力結構,也稱作結構性減碳,是指依靠優化運輸通道的結構以提高通行效率,以及提高低碳運輸工具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比重來降低能耗與排放。其被稱為節能減排的核心內容,也是難度最高的方面。

  從宏觀上看,我國交通運輸的多頭分權管理體制,造成鐵路、航空、公路、水路等各種運輸方式在網絡形成過程中的排他性,不同運輸方式之間難以銜接和協調,嚴重制約著交通一體化的形成,阻礙了結構調整的步伐。

  從微觀上看,車船運輸業中,高耗能、高排放的運力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其成本壓力大,對資金流動性要求高,對優惠政策看得最重、算得最細。遺憾的是,目前國家引導運力調整的“甜頭兒”不足,大部分地區仍然完全依靠財政補貼支持,缺乏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激勵政策和服務手段。

  以內河航運為例。船舶噸位越高,單位油耗越低。我國數以萬計的大功率、低噸位船舶急需淘汰。這些船舶雖有礙節能減排,但依然可以運營。在補貼資金有限、激勵政策缺位的情況下,企業計算了拆舊船、買新船的成本與回收週期,以及停運損失後,淘汰落後的主動性普遍不強。

  “甜頭兒”不足,“苦頭兒”又不多,也是影響運力調整的重要原因,這和目前的制度缺陷緊密相關。由於多數地區的運輸市場準入門檻很低,退出機制又不健全,導致落後運能“有恃無恐”。這種現象在長途客運,尤其是農村客運車輛上,非常明顯。由於能耗標準尚不健全,法律條例也不完善,執法部門既不能對其進行高額處罰,也不能責其停業整頓,很多企業因此當上了“釘子戶”。

  運力結構調整還依賴於終端需求的調整。目前,我國汽車消費呈暴發性增長趨勢。如想消減這部分能耗增量,必須提供更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務。但是目前,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速度,以及管理模式的升級完善,都遠遠落後於交通壓力的增長。這就為控制能耗與排放增量平添了又一重壓力。

熱詞:

  •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