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穿越歷史的碰撞 美德日韓的汽車起飛之路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0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是一個非常穿越的話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將一些歷史的碎片拼接到一起時發現,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30年代的德國、5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韓國的汽車社會與當今的中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汽車産量飆升、新品牌層出不窮、汽車工業分工日趨細緻、生産成本下降、産品價格水分受到擠壓,甚至連人均擁有量都非常近似。

  當然,這僅是一種趨勢上的相似。在跨越100多年的五個完全不同的時間維度中,當然不能嚴格地去對比這五種汽車社會的形態。美國是一個原生的汽車社會,從零開始,逐漸長成;德國是汽車的誕生地,但發展的歷程卻因為兩次世界大戰而充滿了波折;日本和韓國是當代汽車工業中後來者居上、完成超車的範例;而中國則更像直接被嫁接到了車輪上,沒有經過中間的成長過程,從而形成了一個更為特別的汽車社會形態。然而,對比發現,這五個不同的汽車社會形態的確在發展過程中普遍經歷了一個爆發性增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恰是塑造汽車社會形態的重要節點。

  美、德、日、韓的汽車社會路徑不能跟今天的中國畫上等號,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他們當年爆發性增長的過程中看到一些中國今天或者未來的方向。我們正在經歷的,別人已經歷過,而我們不曾經歷的,別人也經歷過。坐在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皇冠上,驕傲自大顯然不是一個正確的心態。

  中國汽車社會將會經歷什麼?將會何去何從?穿越歷史,或許會碰撞出新的靈感。

  美國1920年代 U.S. 1920s

  滾滾向前的十年

  在上世紀20年代,美國汽車保有量從757.68萬輛飆升到3100萬輛,人均擁有量翻了三倍,超過一半的家庭擁有了汽車。

  1919年的美國,你想買一輛汽車需要付出多少錢呢?答案或許出乎意料,只要300-400美元!要知道,在美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1919-1929年間,美國人均國民收入為620-680美元。

  雪佛蘭在1914年推出了定價490美元的490型車,直指風頭正勁的福特T型車。當然,那個時代最先進的美國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問題,就像畫面中這輛490一樣,那個跟馬車輪子相似的鋼木混合結構的輪轂在行駛中斷裂,引起了路人的圍觀並拍照留念。

  1919年,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的美國正在被空前先進的生産力推向世界的巔峰,距離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也還有時日,一切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曼哈頓島上,棋盤佈局的街道也已經呈現出車水馬龍的局面,即便馬車還在分享道路的一部分,但轟鳴的發動機、縈繞街頭的汽笛聲以及連接新澤西和曼哈頓的荷蘭隧道前的大堵車都在預示著車輪時代正滾滾向前。

  從這個時代開始,汽車就不再是什麼權貴階層的象徵,以福特T型車為代表的廉價汽車大行其道,美國正式步入國民車時代。在這10年中,美國汽車品牌數量成倍增長,擁有汽車的家庭數量也翻了一番。與之相應的汽車文化和公路文化也逐漸成形。整個20年代,美國的汽車工業完全超越了戰火灰燼中的歐洲———那個誕生了第一輛汽車的地方。

  1919年,全球汽車産量首次超過200萬輛,美國貢獻了187.6萬輛。一年之後,美國的汽車産量就達到了222.7萬輛,而那時候整個歐洲的汽車産量也不超過20萬輛。20年代的美國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巔峰,成為最先裝上車輪的國家。

  汽車工業如此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完全開放式的發展。美國最古老的汽車品牌奧茲莫比誕生於1897年,10年後,1907年的底特律車展上,它還大概只有20個汽車品牌,其中包括1903年創立的福特汽車和1908年的通用汽車。而在30年代大蕭條之前,美國共出現過1800多家汽車製造商。他們當中包括許多奠定未來美國汽車工業走向的品牌,比如雪佛蘭、克萊斯勒等。而到了1929年,大蕭條時代開始時,美國汽車製造商經過兼併或自然破産,只剩下了60家。

熱詞:

  • 專題綜述
  • 汽車社會
  • 穿越
  • 汽車産量
  • 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