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近千名專家:自主創新仍是中國汽車工業軟肋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0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汽車私人消費的興起,使之成為全球各知名汽車品牌青睞和爭奪的熱點市場,也推動了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然而,在世界汽車第一産銷大國的招牌之下,中國汽車産業卻顯得弱小。

在前不久于重慶舉行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2010中國汽車自主創新”上,包括2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近千名專家共同研討中國汽車自主創新。專家們認為,雖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第一産銷大國,但自主創新仍然是中國汽車工業的軟肋。專家們呼籲,只有自主創新才能實現中國從汽車産銷第一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轉變。

“世界第一”的隱憂

柳百成院士在中國汽車自主創新論壇上表示,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産品以中、低端為主,附加價值不高,某些關鍵核心技術沒有掌握;第二是産業製造基礎薄弱;第三是系統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差。我國製造行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不到1%,整個汽車行業研發大概在1.5%左右,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可見一斑。

一邊是毋庸置疑的世界汽車第一産銷大國,一邊是中國汽車産業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的薄弱。在中國汽車市場這塊最誘人的大蛋糕面前,跨國汽車企業紛紛搶灘登陸,在中國汽車工業構成中,60%屬於合資企業。

據業內人士介紹,合資企業中的外方牢牢掌握著企業的控制權,中國汽車企業在合資合作過程中“以市場換技術”的想法受到遏制。比如引進産品時,外方會收取技術轉讓費、引進費、入門費和人員支持費等。技術轉讓費又分為好幾個不同的等級,有些産品在中國生産銷售兩三年後,還得按照合同規定按照銷售收入的2%到3%繳納技術引進費;人員支持費一般按照美元計算,只要有技術人員提供支持,不管是否休息,都得按照規定的標準給付,費用標準根據時間長短計算。

國外汽車企業在中國專利的數量絕對優勢也凸顯出其在市場的控制地位。根據國家知識産權局發佈的關於《我國汽車行業專利申請與授權情況調查》報告顯示,1985年至2005年,我國共受理國內、外企業涉及汽車的三種專利申請31497件,其中國內企業申請15686件,國外企業申請15811件,各佔總量的50%。在受理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主要來自國外企業,這是技術含量最高、保護時間最長、對市場控制更強的專利申請。

在最基礎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中,只有43%的國內零部件企業擁有專利,不到20%的國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再以自動變速器為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國産自動擋乘用車中,80%左右搭載的是進口自動變速器,而剩下的20%也主要來自外資控股的合資企業。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李駿博士表示,在品牌方面,2009年世界500強中僅有兩個中國汽車企業,而且不是靠技術創新而是主要靠産值入圍。中國這幾年每年都評年度車型,但自主品牌幾乎沒有,原因很多,主要與核心技術缺失有關。

有關專家表示,十二五以內需型經濟增長代替投資、出口型經濟增長成為重點,而汽車作為耐用消費品,佔到國民家庭消費總額的多數,如果自主品牌在核心技術無所突破的話,市場將依然屬於合資品牌,這無疑會使國內汽車企業“受制於人”。

新技術是自主創新的核心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中國汽車自主創新論壇上説,在全球能源、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汽車在造型、結構、功能、材料、能源動力、道路交通模式的選擇上,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這對中國是挑戰,更是機遇,是中國從汽車産銷大國向汽車製造強國邁進的歷史性良機。自主創新是成為汽車製造強國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汽車産業發展的動力,創新讓汽車産品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讓企業有能力應對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

專家指出,自主創新應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技術、品牌、管理、文化、市場,其終極目的是具有國際競爭力、被市場認可,而非技術創新本身。

柳百成院士指出,技術創新的關鍵在於輕量化、精密化、數字化和智慧化,同時必須符合綠色環境的條件。比如鋁合金和鎂合金材料可以令汽車變輕,能提高性能,同時減少環境污染;在信息化技術方面,美國汽車工業90年代的研發週期是五年,現在是兩年,靠的就是信息化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林忠欽介紹,以某合資品牌車為例,車身大約80%以上從國外進口,在20%國內裏面,大概還有12%是合資企業的。以發動機來講,大多數汽車廠90%要從國外進口。國家在十一五期間對機床、材料、能源等方面都進行重點投入,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對汽車自主研發的投入嚴重不足,亟待加強。

自主創新還源自新能源

能源與汽車密不可分,汽車的創新與發展也源自新能源的創新與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當下汽車科研與産業共同關注的熱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動車研究中心榮譽主任陳清泉説,電動汽車是革命性産業,不能用造傳統汽車的思維對待,要有“三好”(即好的産品、好的基礎設施、好的商業模式)和“兩結合”(即與智慧電網結合、與信息通信技術結合),電動汽車才能真正實現大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學汽車學院名譽院長郭孔輝建議,優先推進低速小型電動汽車的産業化發展,並多層次發展電動車,低端車型定位農村市場,高端車型則滿足大城市和出口的需要。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校長鐘志華提出了“開放聯合的自主創新模式”,即通過“政産學研金”結合、跨行業合作、國內外交流,為自主創新提速。“人生需要夢想,汽車自主創新更需要夢想,也許是白日做夢,但是要做夢才能創新。”鐘志華説。(記者 張琴 實習生 張翅)

熱詞:

  • 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