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黃少華:公車採購轉向 千億大單能否砸落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01: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流年不順的自主品牌迎來了發展良機。2月25日,工信部發佈了《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目錄”),根據《目錄》,此次公務用車選用的車型涵蓋25家企業的412個款型車輛,不僅對排量有限制,而且清一色都是國産車,外資和合資企業的車型沒有一款入選。

  《目錄》共公佈了四類汽車,分別為汽柴油轎車、多功能乘用車、越野車和新能源轎車。除北汽外,其他汽車集團都有入圍的車型——一汽集團的紅旗、夏利,上汽集團的榮威、MG,東風集團的風行、風神和鄭州日産自主品牌車型,長安集團有轎車、微車和哈飛汽車,廣汽集團旗下有傳祺。此外,奇瑞 、吉利、比亞迪、長城、華晨、海馬、眾泰和力帆等企業旗下車型均有入圍。在最受關注的汽柴油轎車分類中,全部為1.8L及以下排量車型,絕大部分為1.5L或1.6L小排量車型。

  按規定,在公示10個工作日後,將在“徵求意見稿”的基礎上確定最終的“目錄”。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合資品牌已基本無緣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採購。對於自主品牌來説,這是一個絕大的利好,有望獨享每年高達1000億元的公務車市場。

  從去年開始,自主品牌開始經歷“低潮期”,市場份額出現快速下滑,一些經銷商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自主品牌向何處去,再次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另一方面,儘管與合資企業的差距仍然存在,但自主品牌這些年的努力有目共睹,無論是在品質、安全方面的改善,還是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和跟進,或者是向品牌高端化的一次次發力。

  “自主品牌要想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作用。”中國乘用車聯席會主席饒達認為,在其他國家,政府&&坐本土車型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此次公佈的公務車採購目錄並不違反WTO規則。

  據悉,早在去年11月,工信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就聯合發佈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細則明確規定,進入《目錄》的轎車需滿足“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元”。“雙18”成為限制公車採購比較明顯的一閘,淘汰了合資企業眾多有競爭力的B級車。

  “除了價格和排量的限制,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申報汽車企業必須‘近兩年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不低於3%’,這條規定幾乎將所有合資企業擋在門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表示,目前國內的自主汽車品牌每年的研發投入佔銷售額比例往往大於3%,而合資公司卻達不到這一比例。另外,自主品牌車型品質和性價比已明顯提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這麼多年來,大家一直在呼籲,要加大自主品牌汽車的採購力度,從而起到“示範作用”。然而,這樣的呼籲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公車採購依然對合資品牌趨之若鶩。在2009年公佈的《2009-2010年中央國家機關汽車協議供貨汽車廠商名單》中,還不乏像大眾、豐田、別克這樣的合資品牌,甚至還有奧迪、寶馬、奔馳這樣的豪華品牌。

  “別把期望值搞得太高,這個政策的象徵意義要比實際意義大,真正能夠給自主品牌帶來多大幫助還是未知數,關鍵要看執行層面。合資品牌不會輕易放棄公車採購市場。”饒達告訴記者,早在2009年年初出臺的《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就提出,各級政府和公共機構配備更新公用車,自主品牌汽車所佔比例不得低於50%。然而,這一政策並未得到有效執行,自主品牌始終沒能擺脫與公務車無緣的現狀。

  統計數據顯示,長期以來我國公務車採購中有近九成都是合資品牌。截至2009年11月,全國公務車上牌量為615426輛,而自主品牌車企獲得政府採購的份額卻不到一成。2010年,自主品牌轎車的政府採購量也不足總量的30%;2011年上半年,政府採購中自主品牌的比例僅為20%。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業內人士仍然擔心,今年的公務車採購依然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例如有些單位會採取“以租代售”的方式。“應該看到,這是對自主品牌的極大利好。”資深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自主品牌企業應該抓住這次的機遇,改變目前的發展困境。“在國外,政府採購引導的潮流是安全和環保,但目前國內自主品牌的短板就是安全和環保,未來如何下大力氣彌補與合資企業的差距,恰恰是各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

  “未來,自主品牌還需加大研發的力度,不能單純地靠政府扶植。”賈新光表示,按照規定,《目錄》為年度目錄,原則上每年制訂、發佈一次,這也意味著此次入圍《目錄》的自主品牌並非一勞永逸,未來也面對著新車型的加入和符合要求的外資品牌加入競爭的局面,目前各大合資自主品牌,就是自主品牌非常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熱詞:

  • 目錄
  • 採購目錄
  • 徵求意見稿
  • 公務車
  • 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