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沂水春秋古墓主人遺骸或已成粉末 保留大致輪廓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9日 1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文物局有關專家在現場考察紀王崮春秋古墓 圖片由沂水縣博物館尹紀亮提供□本報記者 張彤 發自沂水

  昨天中午,沂水紀王崮春秋古墓發掘現場,來了幾位從北京專程趕來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專家,在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關強的帶領下,專家們先到崮頂考古現場查看了這處與以往春秋古墓有諸多不同的古墓,在隨後舉行的座談會上,專家們發表了各自的見解,專家們認為,大墓具有開創性意義,可作為研究春秋喪葬的模板。但由於部分文物腐朽程度比較嚴重,建議儘快使用最有效的辦法進行保護。關強司長在隨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這座大墓具有開創性意義,保護好古墓比保護出土的文物重要得多。”大墓具有極高的文物和考古價值

  本次由關強帶隊的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專家組一共五人,其他成員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杜金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存信、中國文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金華和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考古處的王錚。

  在座談會上,專家們認為這座春秋古墓的形制和埋葬方式較為獨特,出土了較多非常珍貴的文物,具有極高的文物和考古價值。幾個人發言都用了“震撼”、“少見”等這樣的詞語。有專家指出,現在來看,有些出土文物已經出現了破碎、腐朽等問題,建議加大保護力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進行三維掃描,對古墓的細節進行全方位的掃描,為以後的深入研究留下最為詳盡、最為準確的第一手資料。

  墓主人遺骸還能大致看出輪廓

  雖然古墓的發掘驚喜不斷,有一個重要問題始終讓大家感到不解,目前對於主棺室的發掘已接近底部,但墓主人的遺骸卻遲遲沒有出現,這讓這座千年古墓愈發神秘。有專家推斷,不排除遺骨被風化的可能。對此,關強説:“誰説遺骸沒有了?還能大致看出輪廓,只不過可能成了粉末,目前還沒有進行進一步清理和確認。”

  對於人們關心的墓主人的身份,關強稱,現在挖掘和探測工作並沒有進行完,沒有準確的信息來佐證,如果發現新的銘文才能進一步確認。

  要防水、防盜,儘快建大棚

  座談會上,有專家提出,古墓發掘發現的漆器、樂器、紡織物和陶器等破碎腐朽嚴重,目前來看,提取起來非常困難,有專家建議進行整體提取,以利於保護,或是儘快修建更為專業的工作大棚或博物館,對目前古墓中這些還沒有提取出的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有專家建議,不如先把泥土回填,等到蓋好保護性更強的大棚或博物館後,再進行新的考古和研究工作,不能像過去那樣見了文物就取出來。

  座談會臨近結束時,關強對沂水紀王崮古墓的發掘提出了三個建議。他説,他注意觀察了,這個墓葬在崮頂的平凹處,目前臨近雨季,紀王崮頂上的土質屬於砂土,工地很容易滲進水來,保護工作非常緊迫。關強認為一步工作主要是防水、防盜、防止過多的拍照。

  座談會結束後,考古隊隊長郝導華介紹了近期的工作打算,五一前考古隊的清理和挖掘工作都將暫停,主要是對現出土的墓坑結構和文物進行拍照、編號、繪圖,做好資料的整理工作,再就是爭取儘快把大棚建好,他預計工期大約需要半個月到二十天。

熱詞:

  • 古墓
  • 春秋
  • 大棚
  • 文物保護
  • 國家文物局
  • 大墓
  • 墓主人
  • 考古隊
  • 紡織物
  • 搶救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