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多種因素造成三峽庫區發生地質災害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9日 06: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林暉)中國工程勘察大師、長江水利委員會原三峽工程地質專業負責人陳德基近日接受記者專訪,回答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等問題。他表示,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是自然因素加上人類不恰當的生産、生活活動引發

  近來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三峽工程建設和蓄水直接導致了庫區地質災害頻發,對此,陳德基認為,從地質環境和歷史考證兩方面分析,三峽地區在我國是地質災害的多發區之一。從1982年到三峽工程開工建設前的12年內,三峽地區兩岸發生滑坡、崩塌近百處,規模較大的有數十處。

  “這個地區許多地質災害是自然因素加上人類不恰當的生産、生活活動引發的。在評價三峽地區地質災害時,這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陳德基説。

  他表示,具體到三峽工程和地質災害之間的關係,要分清三峽水庫涉水部分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三峽庫區各項建設所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和純粹自然災害三者之間的界限。嚴格意義上的三峽工程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應僅限于第一種情況,即涉水部分引發的地質災害,這是與工程直接相關的,必須加以防治以消除其危害;另一種是庫區的各類工程活動;第三類就是純粹的自然地質災害。

  陳德基説,針對三峽工程庫區地質災害,尤其是對移民城鎮和大型居民點有危害的崩塌滑坡和庫岸岸坡,分別在135米,156米和175米水位到來之前分期進行了治理,截至目前共治理崩塌滑坡430余處,高切坡2800余處,庫岸防護180余公里,再加上3000余個群測群防監測點和230余處專業監測網點,有效地減輕了水庫蓄水後大型地質災害的發生和避免人民群眾生命財産的重大損失,同時保證了長江航運的安全,是三峽工程運行以來,許多事先曾經認為將會發生嚴重災害事件的地段得以平安無事,或事前提出預案避免産生重大損失的重要保證。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他表示,三峽工程蓄水之後,由於改變了臨水岸坡岩體物理力學性質、水動力條件,肯定會誘發一些地質災害,這是任何一個水庫都會有的負面作用。就三峽來説,從大壩到廟河一段,都是結晶岩庫段,基本沒有地質災害,其他一些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地質災害也很輕微。目前發生的地質災害都是在地質條件相對比較差的地段。另一方面,隨著時間推移,水岩環境逐漸趨於新的平衡,地質災害的數量和規模都會趨於減小,這也是一個自然規律。

  他表示,目前,三峽庫區主要的地質災害是沿江鬆散土體的塌岸,而很多老百姓的住房無序地、緊臨庫邊岸坡建設,這是極不妥當的,會人為加劇地質災害。所以,要科學地規劃三峽工程庫區和整個三峽地區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充分利用三峽工程建設的良好契機,更多更好地造福本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

熱詞:

  • 三峽地區
  • 三峽庫區
  • 庫岸防護
  • 地質條件
  • 地質災害防治
  • 發生地質災害
  • 三峽水庫
  • 災害事件
  • 物理力學性質
  • 岸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