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臨邑千余幹部下基層走訪聽民意解民憂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8日 1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記者到臨邑縣臨盤街道崔大社區崔寨村採訪。這是一個拆遷安置村,村裏剛剛整平的20余畝地種上了毛白楊,筆直的柏油大街兩側新裝了22個垃圾箱。65歲的崔玉洲深有感觸地説:“這些實事,駐村幹部進村不到半月就幫俺們辦好了。腳上沾泥的幹部和咱走得近啊!”

  2月28日,臨邑縣召開動員會深入開展大走訪活動。27名縣級領導幹部全部&&聯絡後進村,200名縣鄉幹部自帶行李進駐後進村,第一批40名工作組組長擔任“第一書記”;111個縣直單位和12個鄉鎮(街道)機關幹部與全縣883個村組建立了走訪聯絡點,共有1200名黨員幹部參與了走訪。

  該縣制定了“八必須八嚴禁”走訪紀律,堅決杜絕“開著車子轉一轉,停下車子看一看”的敷衍走過場行為。

  為達到“貼近貼心”的效果,該縣明確各走訪單位做好“十個一”規定動作,即:記好一本走訪日記,撰寫一篇調研報告,召開一次黨員會和支部會,上一次黨課,開展一次義務勞動,扶持一個致富&&戶,開展一次文化科技下鄉活動,對貧困群眾進行一次慰問,幫助所包村確定培養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和後備幹部人選,為群眾辦一件以上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

  每走訪一戶須留下一張便民“聯絡卡”,且人手一本《走訪日記》。縣委建立了抽查通報制度,通過隨機走訪檢查“聯絡卡”、電話抽查走訪農戶等方式對幹部走訪和駐村情況進行檢查。

  4月5日,臨邑縣委書記景文新深入兩鄉鎮走訪調研,一雙運動鞋上再次沾滿了泥土。他步行先後察看了德平鎮龍泉社區建設現場、翟家鎮申州毛紡選址現場、港洋毛紡生産車間和千億斤糧食高産創建基地,並有針對性地向鄉鎮幹部和企業負責人提出了嚴抓施工質量,加快建設速度,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等意見和建議。這是今年開展大走訪活動以來,景文新第二次下鄉進行專題調研。

  3月16日,剛剛從中央黨校學習歸來,景文新就隻身來到聯絡點臨盤街道崔寨村。他徒步入戶訪談,與村組幹部就基層組織建設、村莊發展等工作進行深入座談。在查看了縣委辦公室、縣法院駐村幹部的生活居住情況,查閱了駐村幹部走訪日記後,他囑託駐村幹部,真蹲實駐,幫民不擾民,幫忙不添亂。“這些年我們的幹部真走實訪的時間少了,群眾的想法了解不透徹,就難免導致我們決策上出現偏差。只有帶著感情和責任,沉到基層開展‘大走訪’,才能掌握情況在一線,工作開展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形象樹立在一線。”

  説起工作組,宿安鄉費家村村民費延和儘是感謝:“原來村裏沒錢安裝路燈。多虧縣經信局、民經局駐村工作組,及時協調資金,安裝了12盞路燈。看到村裏剩餘勞動力較多,工作組又和多家企業聯絡,安排20多個村民上了班。”

  對於走訪中發現的問題,走訪幹部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記錄在案,分類彙報研究,列出計劃逐步解決。“走訪不是目的,關鍵是細聽百姓冷暖,實解群眾難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杜朝生説。截至目前,全縣1200名黨員幹部參與了走訪,走訪農戶15460個,徵集意見建議4586條,解決實際問題211件。

熱詞:

  • 駐村幹部
  • 港洋
  • 解民憂
  • 聽民意
  • 幹部下基層
  • 臨邑縣
  • 聯絡卡
  • 聯絡點
  • 臨盤
  • 黨員幹部
  • 搜索更多駐村幹部 港洋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