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慈善之路上怎會有爆胎自行車?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8日 13: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聲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紅基會下屬“仁愛基金”向陜西大型國企和地級市老幹局捐贈上萬輛自行車。受捐者稱這些車質量很差,騎兩下就爆胎。據媒體調查,該批自行車出廠價一百多元,仁愛基金捐贈時卻號稱價值700多元。也有不少民眾質疑,將退休幹部當做“弱勢對象”捐贈,令人難以接受。(4月26日《華商報》)

  據了解,“仁愛基金”的自我定位是“助學、救助社會弱勢群體、改善貧困地區農村醫療衛生條件”,管理原則是“雪中送炭、公開透明、尊重捐贈方意願、體現資助效益”。然而,我們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從這起曝光的捐贈醜聞來看,“仁愛基金”的自我標榜與實際行動實在是大相徑庭。

  首先,捐贈對象與“弱勢群體”風馬牛不相及。從2011年算起,14950輛自行車用於捐贈的自行車,超過半數流向了延長石油、陜煤化、西飛公司等大型國企和地方老幹局,“雪中送炭”的管理原則悄然異化為“錦上添花”。

  其次,用於捐贈的自行車裏藏著價格貓膩。出廠價才一百多的劣質産品,捐贈的時候竟喊出了七百多的名牌價格;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捐贈,竟不簽捐贈合同,不要票據收條。所謂的“公開透明”絲毫看不出,如何走賬倒是令人心生疑竇,如此漏洞百齣的財務管理之下,私吞差價、中飽私囊的“有利”條件是完全具備了。

  再次,捐贈程序混亂可疑。捐贈自行車,都是“仁愛基金”主動聯絡受贈單位,要求對方接受捐贈,老幹局退休幹部多,其實很多自行車根本用不上,如此捐贈哪談得上“尊重捐贈方意願”呢?

  拿真金白銀購置一批偽劣産品,強送給並無需要的國企、機關,整個過程,感覺不是做慈善,倒像是臨近年關的某些機關,擔心花不完預算而突擊花錢──只圖把錢花出去,哪還看得出“資助效益”?以次充好的捐贈疑雲裏,更有公眾對“差價到底入誰囊中”的追問。

  仔細想想,如果愛心人士在“仁愛基金”的每一筆捐贈都能查到流向,如果“仁愛基金”的每一筆支出都處於監管部門的審計之下,爆胎自行車還能買得下來、捐得出去嗎?頻發的紅會醜聞,雖然總是呈現出不同的表象,但相同的病灶始終沒有發生變化、沒有得到解決。不規範的管理、不透明的運作、不作為的監管,讓慈善機構基本不受制約,擁有了太多的隨意性。

  從目前來看,很多人為了避免愛心被揮霍,寧願將愛心埋藏起來,也不願對紅會予以捐贈。面對早已病入膏肓的慈善事業,管理部門只有拿出刮骨療傷的決心,全力推動行業的轉身,才有可能重新獲得早已被透支的公眾信任。動作慢一點、力度小一點,都將繼續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這是每個愛心人士都不希望看到的。

  段思平

  聲明:凡註明"來源:華聲在線"均係華聲在線原創作品,轉載時請務必註明"來源及作者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熱詞:

  • 爆胎
  • 紅基
  • 仁愛基金
  • 公開透明
  • 華商報
  • 弱勢群體
  • 自行車
  • 紅會
  • 助學
  • 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