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港臺藝術品造訪廈門市場 運作成功可賺50%差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8日 0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廈門網-廈門商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期,越來越多港臺藝術家造訪廈門以及內地市場,引發業界關注。記者昨日從一場在廈舉辦的香港藝術家作品巡展上獲悉,眼下,內地收藏市場正迅速崛起,不少港臺藝術家希望借此來內地“抬高身價”,而內地投資者則嗅到了商機。

  昨天,香港知名藝術家陳冷月在廈門東鍍古玩城舉辦了其內地首場藝術品巡展。陳冷月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是一種新嘗試,內地藝術品市場越來越成熟,吸引越來越多港臺藝術家。”

  東鍍古玩城相關負責人吳偉棟透露,除了陳冷月,近期來該古玩城推介作品的港臺藝術家,比去年多了近30%。“今年初,古玩城就舉辦了一場某香港藝術家的作品推介會,很受歡迎。”吳偉棟説,未來還將組織更多此類活動。

  廈門傳世藝宮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去年港臺藝術家來傳世藝宮舉辦展會或藝術交流的,就多達十多場,同比多了近半。”該負責人説,這些藝術家有不少是在港臺較知名的,如台灣書畫名家李茂奇,其作品目前在市面上可賣到5萬元/平方尺。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廈門區位優勢特殊,不少港臺藝術家來內地推介作品,常會將廈門作為“橋頭堡”,經由廈門再赴內地其他城市推介。

  事實上,過去內地藝術品收藏市場還未起步,不少藏品通過各種渠道流向海外,其中包括港臺地區,內地藝術家也常常赴港臺等地推介。現在情況卻發生了逆轉。廈門定佳拍賣公司總經理廖紅燕表示,出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地收藏市場正迅速崛起,越來越多港臺藝術家希望通過內地市場來“驗明價值”。

  “一件作品的價值要經市場流通才能被驗證。如畢加索的作品,在全世界都能流通,張大千的作品,在華人圈也被廣泛認可。”廖紅燕説,目前,內地藝術品收藏市場飛速發展,內地買家在國際拍賣場上舉足輕重。這也逐漸開始影響港臺藝術家作品的市場行情。

  “現在有一種情況,港臺的藝術家作品就算在當地再出名,但如果未受到內地市場認可,還是會被認為很‘小眾’。”廖紅燕説,因此,越來越多港臺藝術家試圖通過來內地推介,引起更多內地買家關注,擴大其市場影響力。

  港臺藝術家頻繁赴廈,廈門及各地的畫廊、藝術品經紀機構也從中看到商機。

  “內地市場大,買家多,只要你的作品多幾個人買,價格就上去了。”傳世藝宮相關人士稱,同樣一件作品,在台灣只有那麼固定幾個買家,但在大陸,如果相關機構能運作成功,將能賺到較大差價。

  據福建省收藏家協會相關人士透露,由於港臺等地藝術品收藏市場已相對成熟,不少名家作品在當地賣出的價格,常常會比內地低10%—20%。“現在境外回流概念炒得火熱,不少熟于運作的內地買家,能輕易賺到其中差價,如果運作得好,差價可不止20%,有的甚至能達到50%。”

熱詞:

  • 港臺
  • 藝術家
  • 藝術品收藏
  • 藝術品市場
  • 市場行情
  • 市場流通
  • 首場藝術品
  • 市場影響力
  • 橋頭堡
  • 古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