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澳大利亞的白澳政策與華僑的“回頭紙”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22: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23年10月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關批准陳奕軒聽寫測試豁免申請的證明(陳景池捐贈)

  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是澳大利亞聯邦反亞洲移民的種族主義政策的通稱。從1855年維多利亞宣佈實行排華法直至1974年聯邦政府正式宣佈實行無人種、膚色或國籍歧視的移民政策為止,澳大利亞實行白澳政策超過一個世紀。

  從19世紀中葉開始,排華潮此起彼伏。到1890年代移民限制政策已擴及到其他亞洲國家移民。1901年1月,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成立。在第一次聯邦會議上通過了《移民限制法案》(The Immigration Restriction Act)。法案的核心內容是《語言測試法》,成為白澳政策的集大成者,以堅決排斥亞洲人、尤其是以華僑為目標。移民官員有權拒絕任何未在一項五十個詞的聽寫測驗(考方可使用任何一門歐洲語言)上達標的移民申請者入境。1905年政府將“歐洲文字”改為“指定文字”,但絕非任何亞洲國家的文字,仍然是歐洲文字。此後經1908、1910、1912及1925年的多次修訂,對申請入境者的條件越來越苛刻,對違禁移民的處罰更加嚴厲。

  1902-1909年申請入境亞洲移民語言測驗情況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失敗者 618 136 115 104 61 107 107

  及格者 33 13 1 3 0 1 1

  轉引自:黃昆章 著《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第96頁。

  當時的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是英國、美國的殖民地,有些居民學過英語,測試較易過關。上述及格者絕大多數是這些國家(如印度、馬來亞、菲律賓等)的移民,但是中國人就很難通過。《語言測試法》的最大影響是在澳大利亞的華僑人口急劇下降。如純血統華僑,全澳大利亞1901年為30,542人,1911年為22,753人,1921年為17,157人。

  第一代到澳大利亞的華僑大多數會想念家鄉和親人。為了親人,他們辛苦工作,努力積蓄。在決定回國並打算日後回澳大利亞時,華僑必須找到兩名澳大利亞籍人士擔保,先到警察局申請良民證(要求有財産和正當工作),領到良民證後,才能向州政府申請聽寫測試豁免證明(certificates exempting them from the Dictation Test,縮寫為CEDT,華僑俗稱為“回頭紙”)。在家鄉停留幾個月到一兩年後,為了謀生或照顧生意,很多華僑仍然不得不離開故鄉,持有CDET等證明,避過海關苛刻的語言測試,才能比較順利地回到澳大利亞的住地。

熱詞:

  • 白澳政策
  • 聽寫測試
  • CDET
  • 回頭紙
  • 語言測試法
  • 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
  • 移民限制法案
  • Test
  • 良民證
  • Immi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