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河南布雕畫大師:傳女不傳男 拒絕商業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11: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信陽4月25日電 題:河南布雕畫大師的“非常路”:傳女不傳男 拒絕商業化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製圖畫、選布料、烙鐵烙、熨斗熨……這看似裁縫的活計,鄭鐵橋已做了近30年。如今,“傳女不傳男,不收徒、不辦校、不商業化”,鄭鐵橋依然堅持走“非常之路”,繼續著自己的布雕畫生涯。

  鄭鐵橋,原名鄭鎮懷,因崇拜中國著名畫家鄭板橋而改名鄭鐵橋。不同的是,鄭板橋用竹筆作畫,鄭鐵橋用烙鐵作畫。

  “布雕畫就是用特製烙鐵在布上通過勾、擦、點、皴等手法雕刻各種圖案。”鄭鐵橋一邊介紹,一邊用通電的烙鐵給一幅熊貓圖作最後的潤色。“一般一幅作品需要1到2個月,工序很複雜。”

  幾道工序後,一隻栩栩如生的熊貓呈現眼前。記者伸手摸了摸畫中的熊貓頸部,“毛茸茸”的。鄭鐵橋説,他發明的布雕畫就是將中國畫的神韻和浮雕的立體感融為一體,“遠觀如國畫,形神兼備;近摸如浮雕,凹凸有致。”

  為靜心作畫,這位布雕畫大師特意將工作室設在頂樓。陳設上的簡單樸素,似乎與其作品被外國大使稱為“世界文化藝術奇跡”並不相稱:兩張陳舊的辦公桌、一櫃各色布料、一箱獎盃和證書。但是,這裡的每一塊長布、每一個烙鐵,每一桶碎布都見證了他不尋常的歷程。

  早在20餘年前,鄭鐵橋便走上了自己的“非常路”。家族世代為農的他,不僅放棄農活和小生意,還花盡家産從事創作,甚至向親友借錢來研究布雕畫。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迷戀上了布雕畫,當時村裏不少人都説我是不務正業的懶漢。”鄭鐵橋説,“我當初改名完全是想借鄭板橋來勉勵身陷困惑的自己,因為當時面臨諸多技術難題,誤解只是其中之一。”

  事實證明,鄭鐵橋的“非常路”走對了,一幅耗時3年創作的《清明上河圖》讓他一炮走紅,一幅《八十七神仙卷》讓他飲譽海內外。

  在傳承方面,鄭鐵橋又作了一個不尋常的決定:“傳女不傳男”。兒子走了“尋常路”,上高中、考大學;女兒鄭汝靜繼承了他的“衣缽”。如今,鄭汝靜基本可以“出師”了。

  儘管生意供不應求、訂單猛增,鄭鐵橋也已年屆半百,他卻不願意收徒、不願意辦培訓班。

  “布雕畫不像烙畫、麥稈畫等那麼簡單,往往一個簡單的圖案,就需要多種布料多種手法多種烙鐵變換著,才能做出藝術效果。”鄭鐵橋解釋説,“我不想收徒,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浮躁,學這個就想著賣錢,把粗製濫造的作品拿到市場上去。”

  鄭鐵橋亦不願意走批量生産的商業化道路,擔心毀了聲譽、砸了牌子,“我認為每一件東西都有它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而不僅僅是為了賣錢。”

  鄭鐵橋打算下一步將創作鏡頭對準國外,悉尼歌劇院、巴黎聖母院、蒙娜麗莎畫像等,將“走進”他的布雕畫。

熱詞:

  • 鄭鐵橋
  • 大師
  • 烙鐵
  • 非常路
  • 八十七神仙卷
  • 清明上河圖
  • 出師
  • 創作
  • 收徒
  •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