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監利春耕:工廠育秧機械插 農業生産工業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10: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走基層 聽民聲)監利春耕:工廠育秧機械插 農業生産工業化

  新華網武漢4月25日電(記者周甲祿、黃艷)正值春耕時節,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李思連卻做起了“甩手掌櫃”。他今年選擇了機械插秧,13畝地只需6個小時就可插完。

  記者來到李思連的承包田,兩台插秧機正在水田裏作業,插秧機上整齊地擺放著一盤盤嫩綠的秧苗,“機械手”靈巧地從盤中抓取秧苗插進水田裏,插秧機開過去,留下一排排點點新綠。正在插秧機上作業的農機手告訴記者,一台插秧機每天可以作業30畝。

  下午4點多,李思連家的地已經插完了,他在田邊和記者聊了起來。“以前插秧得請5個人,插上三四天,現在半天就插完了,省下的時間可以去跑運輸了。”他説。

  李思連能夠實現機械插秧得益於他所在的鎮上今年建起了湖北省最大的育秧工廠。

  在位於監利縣周老嘴鎮陳沱街的育秧工廠,記者看到,用各種現代化科技設備武裝的“育秧工廠”實際上是一個現代化高端溫室大棚,裏面有電腦控制的通風設備、溫控設備、遮光設施等。面積30多畝的工廠有10排育秧架群,每個育秧架有4層,每層都培育著綠茵茵的秧苗。

  育秧工廠的負責人、監利縣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振濤告訴記者,育秧工廠除提供秧苗,還提供機械化插秧以及後期的農技指導“一條龍”服務,收費每畝230元,比起農戶自己進行人工育秧和手工栽插每畝節約40元到50元,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插秧時勞力短缺的難題。

  湖北監利縣是全國有名的水稻種植大縣。近年來,當地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農村勞力減少,每到插秧時一工難求。季節不等人,插秧只能花高價“搶人”,有時還搶不到。

  “去年120元一天都請不到一個人,今年估計150元都請不到人。”李思連説,“人工插秧一畝地至少要一個半工,就是200多元,再加上請吃請喝,一畝地光人工成本近250元,還不包括谷種和育秧費用。”

  一直在基層做農技推廣工作的周振濤告訴記者,種田可以機耕了,收割可以機收了,就是這最費時費力的插秧一直搞不了機械化。通過去日本學習工廠化育秧、流水線種植模式,他與另外7個股東一起投資300萬元建起了這家育秧工廠,實現插秧的機械化,受到當地農民歡迎。今年首次推廣就實現了早稻5000畝、中稻5000畝的訂單。

  機械化插秧不僅能夠實現種植的輕簡化,還能增收。“人工插秧,一畝地最多能插13000株,機插秧一般都是18000株,這多出來的就是增加的産量,每畝地增加個百八十斤沒有問題。”周振濤對他的育秧工廠前景充滿信心。

  監利縣農業局副局長李詩信説:“把育秧這個環節放進工廠,可以實現育秧的標準化,便於進行機械化插秧。過去那種千家萬戶育秧方式,因標準不一,栽插難以實現機械化。”

  他説,過去從育種到收割生産流程由各家各戶獨立完成,現在運用工業化生産方式,將水稻種植的各個生産環節分別由不同的專業化組織去完成,實現傳統種植模式的歷史性變革。

熱詞:

  • 育秧方式
  • 機械插秧
  • 機械化插秧
  • 人工插秧
  • 春耕
  • 農業生産
  • 農機專業
  • 機插秧
  • 插秧機
  • 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