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數字化帶來閱讀的復興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6日 12: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青島新聞網數字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發佈的一項關於2011年國民閱讀的調查顯示,我國18至70周歲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連續第四年提高。但從閱讀方式上看,傳統的報紙、期刊閱讀率有所下降,數字化閱讀大幅提升。在數字化時代裏,人們以“碎片化”方式閱讀與思考,還是不是真正的“讀書”?

  日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接受專訪時表示,數字化帶來了閱讀的全新時代,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是積極的。

  閱讀變身為“零碎的整合”

  “我年輕的時候,經歷過‘狂讀書’的80年代。”出生於60年代的張頤武説,那時候的閱讀真是“饑餓而又瘋狂。我當時還是一個中文系的大學生,每天沉醉在一種閱讀狂熱中。”

  如今,年輕人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接收信息的渠道變得更豐富,閱讀的時間也被“碎片化”。難以靜下來讀書,成為困擾很多人的難題。

  對此,張頤武認為,閱讀變身為“零碎的整合”,對整個社會的意義是積極的。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在線、手機、電子閱讀器等方式隨時隨地閱讀,讓零碎時間實現了整合;另一方面,在電子閱讀的普及下,更多書籍有了與讀者面對面的機會,每一個人選擇的空間增多了。

  可以説,互聯網促進了閱讀的復興。雖然人們對網絡越來越依賴,閱讀的方式多樣化,但讀書本身並沒有被取代。

  新媒體帶來“閱讀的下移”

  以前我們覺得讀書人都是“有學問的人”,閱讀是一本正經很嚴肅的事。現在隨著網絡的普及,作者和讀者的範圍擴大到更多的人群中,張頤武稱之為“閱讀的下移”。

  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18至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3.9%,比2010年增加了1.6個百分點。張頤武認為,這部分增加的閱讀率中,很大一部分是“閱讀下移”的結果。

  一方面,以前不愛讀書的人著迷上了一些淺顯的讀物,比如年輕人喜歡讀網絡連載小説。“有人説這些小説很‘膚淺’,不能算讀書,我不這麼認為。”張頤武説,這部分人之前可能不愛讀書或者從來不讀,從不看書到看書,已經是一個進步;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以後可以慢慢提高格調。

  張頤武認為,“閱讀的下移”是個好現象,其實質是讀書的門檻降低了,使更多人開始對文字感興趣。對整個社會來講,也是一種提升。

  讀書不必求“有用”

  張頤武説自己有個“讀兩頭”的習慣:一頭是經典名作,一頭是當代佳作。“經典是歷史沉澱的東西,代表了思維的深度;而當代人寫的書,反映了同時代人的觀察與思考,看過以後會很有啟發。”

  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壓力大,讀書的功利色彩比較濃。張頤武認為:“讀書是無用之用,其陶冶情操、潛移默化的影響更加重要,憑藉興趣閱讀往往會帶給你更多驚喜。”

  他説,自己20多歲時喜歡讀明清的筆記,從著名的《菜根譚》《小窗幽記》,到不知名的《一法通》《藥言》等,從中收穫了很多人生感悟。

  在2011年出的新書中,張頤武推薦兩本給喜歡讀書的朋友:一本名為《安持人物瑣憶》,是篆刻家陳巨來先生的回憶錄,記述了很多民國人物的軼事,風趣幽默;一本是哈佛大學知名教授尼爾 弗格森解讀東西方差異的《文明》,視角很獨特。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專電

  (新華社記者 趙琬微)

熱詞:

  • 數字化時代
  • 閱讀的下移
  • 小窗幽記
  • 菜根譚
  • 零碎的整合
  • 藥言
  • 文明
  • 安持人物瑣憶
  • 一法通
  • 無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