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促使生命進入地下繁衍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6日 0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科技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小行星撞擊

  北京時間4月24日消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到,對美國一個小行星撞擊坑下較深處進行研究的科學家,發現有微小的生物體在深達數公里的地下繁衍生息。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它指出,隕石坑可能是在其他行星上尋找生命的一個理想之地。

  儘管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生物體生活在地上或地下,但這項最新研究是首項查看小行星撞擊是如何影響地下生態系統的研究。包括查爾斯-科克爾教授在內的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對從美國弗吉尼亞切薩皮克灣隕石坑深處獲得的鑽孔岩樣進行了研究。科克爾及其同事對從寬達90公里的該結構下方深1.76公里處獲得的岩芯進行仔細檢查。他們認為,小行星撞擊産生的高溫和高壓將會殺死爆心投影點周圍的所有生命。但是科克爾及其同事發現,岩芯樣本裏仍參差不齊地分佈著微生物,這表明撞擊發生3500萬年後,這裡的環境仍在繼續恢復。

  撞擊造成的斷層和裂縫一直延伸到地下很深處的岩石處,這為水和營養物質滲到地下打開了方便之門。科學家稱,撞擊造成的破壞為微生物提供了一個庇護所,避免它們受到全球變暖和冰河時代等重要氣候變故的影響。科克爾説:“隕石坑周圍很深的裂縫區可以為微生物提供一個安全港,讓它們長期在那裏繁衍生息,興旺發展。我們的發現表明,火星隕石坑的地下可能是一個有望尋找到生命跡象的地方。”新南威爾士大學澳大利亞天體生物學中心的邁克爾-伯頓博士對以前從未對隕石坑下方的微生物生命進行研究感到吃驚。

  伯頓説:“它們為探索新領域(我們需要注意,但是至今都未留意的其他地方)提供了可能性。要弄明白這是不是一個小行星撞擊坑僅有的情況,現在我們需要從其他隕石坑收集樣本,看一看是不是在它們的下方很深處也能找到類似的微生物的跡象。”伯頓指出,火星可能曾像地球一樣遭到撞擊。他説:“早期的火星上也曾被液態水和厚厚的大氣覆蓋。這令這顆紅色行星成為未來搜尋的對象。當然,要在火星地殼上挖出一個深近2公里的洞,目前還面臨著技術挑戰。”(秋淩)

  來源:新浪科技

熱詞:

  • 小行星撞擊
  • 隕石坑
  • 繁衍生息
  • 微生物
  • 研究發現
  • 火星
  • 研究成果
  • 科學家
  • 生命跡象
  • 天體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