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提升城市品質 改善民生為先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1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網絡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一定要將民生放在首位。

  民生問題通常有兩個層面。一是基礎性民生,即解決起碼的生存問題;二是改善性民生,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包括人的全面發展的需求和心理需求。特別是我國沿海地區的城市居民,對改善性民生的需求比較強烈,希望能不斷提高交通、醫療、教育、居住環境、事業發展、休閒娛樂等方面的便利度、舒適度和服務水準。應當説,改善性民生是未來著眼的重點。而要達此目的,就需要在提升城市品質上下工夫。

  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品質並不是一個抽象概念,它可以通過許多具體指標進行測量。比如,人均居住面積、人均綠地、空氣質量、噪音控制、生活服務、交通便利、醫療成本、教育水準、就業平臺、辦事方便,等等。與其他城市相比,我們的城市品質處於什麼水平,直接影響到市民的幸福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城市品質沒有終極標準,它是可以不斷改善和提升的。

  除了硬體建設和生活環境外,在提升城市品質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居民的素質,也是新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內容。現代城市應當有與之相應的現代公民,而現代公民的核心,就是既有權利意識又有義務觀念,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啟蒙運動為了形成社會變革的動力,常常是先喚起民眾的權利意識,這當然很有必要。但僅僅出於此,不在民眾中形成主體意識即義務自覺,只是一味地追逐權利,就很容易産生民粹主義,進而導致社會族群分裂、缺乏共識、整合困難。要培育城市居民的現代公民意識,就要大力推進法治建設和社會建設。一是支持、鼓勵社會組織的形成;二是推動志願者行動;三是落實憲法精神,實現公民義務的履行,包括依法納稅、依法服兵役以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四是提升市民的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充分表達意見,監督權力運行。

  從本質上説,城市品質透射的是城市主體的思想高度和人格水平。當一個城市形成了制度科學、文化進步、充滿愛心、寬容和諧、行為文明、法制健全、充滿活力的局面時,其發展過程必定是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過程,必定是人的現代化的過程。

  (作者是廣州市社科院黨組書記)

  (編輯:南方網林湄)

熱詞:

  • 品質
  • 林湄
  • 民生問題
  • 城市主體
  • 城市居民
  • 現代公民
  • 憲法精神
  • 噪音控制
  • 制度科學
  • 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