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同古鎮:歲月遺忘的碼頭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01: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茂名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同古鎮:歲月遺忘的碼頭

  清清的鰲溪河蜿蜒流淌,兩岸青山上翠綠的竹海隨風涌動,大同古鎮的老民居依著山勢,排列在半山上,褐瓦和白墻在綠竹和大樹之中隱約可見。

  從貴州赤水市出發,大約二十分鐘就 可到達大 同古鎮。一米見寬的 小巷 內,光滑如鏡的石板路 彎曲延伸 。在兩側的民居 中,人們早已習慣了遊客的 “窺探”眼光 ,一如往常地生火淘米、 做飯洗衣。一旁的老人 斜靠在竹椅上 打盹,門前放著一個大大的茶缸。

  記者到大同古鎮時正值盛夏, 當地的 婦孺 都有佩黃角蘭的 習慣。潔白的花朵,在古巷之中 散發著陣陣清香,無論是佩戴的主人還是 慕名而來的遊客 ,都會 沉浸其 中。幾毛錢就可換來兩 朵小花,物美 價廉,人們不 僅用它當香料,而且還用來 驅蚊,將花 瓣放于白酒中浸泡多日 ,如 遇蚊蟲叮咬,立即塗抹,據説功效顯著。

  在很久以前,這裡不叫大同,真正的名字是“大洞場”。在鎮外一公里的公路旁,有一塊清光緒十六年的石碑,是當地老百姓在地方官離職之時雕刻的“ 去思碑”, 落款為“ 河西大洞”。從字面來看應是“鰲溪河以西的大洞”的意思,這個名字應為清代古鎮的本名。

  據説,這裡最早叫“蠻硐子”,是少數民族最早開發居住的地方。南宋時期,居住在這裡的苗民鬧事,朝廷派員征討並把這個地方改名為“大洞場”。清末,這個地方出了五個日本留學生,受孫中山、黃興等革命先驅“世界大同”的影響,他們倡議把“大洞場”改為“大同場”,也就是今天的名字。

  流經古鎮的大同河,又叫鰲溪,源於四川省古藺縣楊家溝和九洞岩,全長81公里。自古以來,它一直是進入四川敘永、古藺的運鹽航道,大洞場則是這條河上惟一的碼頭。早些年,這個碼頭白帆點點、船行如梭,往返于川、黔、滇、渝的商人、旅客及趕場的山民絡繹不絕。

  幾十年前, 當時碼頭上常常 停泊著載滿貨物的商船。這些船多從下游運 來布匹、花紗以及川黔兩地 所需洋廣雜貨。川黔境內 由旱路而來的各種土特産、生 熟藥材均在此交貨轉運。木材竹 筏順江而下時,半個河面都是楠竹。

  從大同古碼頭的規模以及古 廟宇、古 宅院,就可想像當時大同的 繁榮。小鎮是鹽商、貨船補充供給、 修理船帆的停靠點,正 因如此,大同最出名的就是 鐵匠舖。 舊船上用的鐵釘、 鐵梢之類的小鐵具成了大同主要的 工業品。最繁榮時,不到300戶人家的小鎮上,竟開了十余家打 鐵舖子,家家生意紅火。老輩人説,那時大同少有清靜的 時候 ,一天到晚“叮叮噹當”的打鐵聲與拉風箱的呼呼聲總是到處迴響。

  沿河的碼頭邊幾棵數百年古樹,當地人叫它“老龍樹”。它們永遠綠葉蒼 翠、保持著一方的綠蔭 。大同幾條老街,多是明末清初或民國時修建的。 街道和房屋組 合,多受地形影響,叫“隨山就勢、隨 彎就彎”,但佈局講究,體現著縱橫軸線的風水思 想。居民在一步之遙即可串房 結廬 ,一家炒菜香飄四鄰 ,一戶 談笑鄰里皆聞其聲。

  時光荏苒,大同古鎮如今就像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地方,寧靜而安詳。午後的古街,偶爾會看到小貓躡腳而越,更顯現出大同古鎮的靜謐。

熱詞:

  • 古鎮
  • 碼頭
  • 歲月
  • 世界大同
  • 大洞
  • 民居
  • 遊客
  • 溪河
  • 淘米
  • 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