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故宮的免責聲明能有多大作用?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2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故宮博物院日前發出聲明稱,該院在職、離退休人員參加社會文物鑒定等活動時應獲得故宮博物院的書面授權,否則屬個人行為,後果由本人承擔,故宮博物院對此不承擔責任。

  “金縷玉衣”、“漢代玉凳”,失去水準的是故宮專家,打得卻是故宮的臉面。如此情景之下,故宮弄出這樣一份免責聲明自然不難理解。然而有了免責聲明,是不是意味著故宮從此可以高枕無憂,遠離虛假文物鑒定的困擾?

  其實嚴格來説,故宮這份免責聲明的實際意義不大。一方面,故宮的書面授權解決的是“私活”還是“公活”的問題。這種界定表面上看是對專家文物鑒定行為的一種約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説,也很容易造成“公私不分”,甚至把“私活”變成了“公活”。另一方面,對於故宮而言,無論那些專家的鑒定行為是“公活”還是“私活”,專家還是那些專家,水平還是那種水平,所以即使是“公活”,照樣會出現“金縷玉衣”、“漢代玉凳”那樣的笑話。

  故宮當然可以用一份聲明來為自己免責,但卻無法消除專家個人行為失范帶給故宮的負面影響。對於故宮的在職人員而言,這種書面授權或許還有一定的約束力,但對於離退休人員,所謂的“書面授權”其實就等同於白紙一張。究竟是專家的個人行為還是公職行為,其實並不難區分。然而為什麼會出現個人得利,單位受損的問題呢?這就不得不關注一下那些專家在社會文物鑒定時的身份。看看電視上那些所謂的鑒寶專家,每一個幾乎都有一個很光鮮的身份和響亮的名號。可以説如果沒有單位的背景,如果沒有專家研究員的頭銜,又有幾個人知道你是誰?

  亂世黃金,盛世收藏。有數字顯示,目前國內收藏愛好者已達9000萬人,而文物造假人員也有10萬之多。文物收藏市場火熱,鑒寶節目火熱,鑒寶專家更是香餑餑。收藏專家馬未都表示,公職人員要為所在單位的信譽負責,不能透支單位信譽。而饒有意味的是,現在中國的收藏市場,95%的人用95%的錢買了95%的贗品。為何那麼多的人會上當受騙?除了收藏者的無知,恐怕我們大大小小的文物專家同樣功不可沒。這些人難道只是代表個人嗎?

  專家不專業,教授成為“叫獸”。故宮要求專家獲得書面授權後再去參加社會文物鑒定看似很嚴肅,可我們又如何知道那些專家是否已經獲得了故宮的書面授權,那些鑒寶節目難道還需要專家出具書面授權嗎?其實很多時候,專家的個人行為與公職行為是很難區分的。因為即使那些專家是個人行為,同樣會打著“故宮專家”、“故宮研究員”的旗號。

  其實在筆者看來,故宮的免責聲明不妨再加上一條,故宮的專家參加社會文物鑒定時一律不得出現“故宮”字樣,否則一律解聘,豈不更有威懾效果?

熱詞:

  • 故宮
  • 免責聲明
  • 故宮博物院
  • 鑒寶
  • 私活
  • 文物鑒定
  • 公活
  • 金縷玉衣
  • 漢代玉凳
  • 文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