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參觀博物館同樣是閱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晨報訊(記者 劉婷)今天是第17個“世界讀書日”,“閱讀與博物世界圖書和版權日京版集團第十屆講壇”昨天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崇聖祠舉行。

  在如今傳統文化熱與收藏熱的背景下,專家們與讀者交流對於閱讀與博物的看法,如閱讀與到博物館參觀都是學習的方式,閱讀的概念在不斷拓展。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劉超英錶示,博物館是一套多彩的書,是一套直觀、形象的書。

  據介紹,此次活動由北京出版集團與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聯合主辦。自2003年起,北京出版集團每年都進行以閱讀為主題的講壇活動,如“情係閱讀 書寫人生”、“厚重閱讀:讓人生更厚重”、“紙質閱讀與數字閱讀”、“閱讀與行走”等為主題,進行閱讀推廣公益活動。圖書,是印在紙上的文明見證;博物,是通過器物來展現文明成果,此次以“閱讀與博物”為主題,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推廣傳統文化、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手段。

  劉超英錶示,近幾年掀起收藏熱,但是博物館不是一個古董舖子,博物館是一個立足於今天、為了明天而收藏昨天的機構。參觀博物館同樣是閱讀,是變換了時間、地點的閱讀,增加了輔助手段的閱讀。參觀博物館,有助於觀眾加深理解和印象。比如軍事博物館舉辦過紅軍長征紀念展,觀眾會隨著參觀的進程,對當時嚴酷的場景有著深刻的記憶。人們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可以憑藉自己的理解有無限的遐想,而博物館的直觀性可以和平面書籍互補。

  《北京晚報》資深記者劉一達表示,在沒有文字之前,人類是靠不同的器物來記錄歷史的。所以當我們觸摸這些有形的實物時,我們會在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找到它的歷史軌跡,感知不同時代的人、不同時代的事,特別是人類文明跳動的脈搏。

  作者:劉婷

熱詞:

  • 世界讀書日
  • 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 北京晚報
  • 孔廟
  • 出版集團
  • 文物局副局長
  • 第十屆
  • 崇聖
  • 觀眾
  • 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