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開門見湖 長沙1800漁民喜遷新家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0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沙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記者 周和平 通訊員 李莉)幸福是什麼?對於為西湖文化園騰地的漁民來説,就是告別缺少保障的漁民生活變成都市人,安家在修建一新的公園邊。近日,西湖文化園安置分房工作在岳麓區西湖街道全面展開,西湖漁場近600戶動遷漁民實現回遷,即將入住西湖文化園邊的濱湖安置小區。

  今年56歲的戴金生是西湖漁場土生土長的漁民,2007年西湖文化園建設項目啟動,他和其他漁民戶一樣,積極動遷騰地,租住在附近社區臨時過渡。“當時肯定有點不捨。但漁場修建為市民公園,在改善環境方便市民的同時,我們更是受益者!”説起建公園的好處,老戴扳著指頭告訴記者,漁民變成市民後,政府統籌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通過動遷安置,在西湖文化園東側的濱湖安置小區,他家可分得多套房子和一個門面;西湖文化園開園後,子女還可優先安排在園內上班。“這叫居住在公園,生活在公園!”言語間,戴金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隨著西湖文化園的建設,像戴金生一家一樣,西湖漁場近600漁民戶的命運就此改變。依據相關政策,西湖漁場的漁民變成城市居民後,統一享受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待遇,達到退休年齡的漁民,即可領取退休金。同時,拆遷戶實行原地安置,岳麓區委、區政府積極推動,西湖街道作為安置主體,克服多重困難,多方籌資,高標準建成了濱湖安置小區。記者在濱湖路看到,這片新建成的帶電梯的高層安置房,就位於西湖文化園的東入口,可謂開門見湖,住在公園邊。

  西湖文化園項目是長沙市委、市政府“還湖於民”的重大工程,總用地面積約2400畝,定位為“集旅遊、市民休閒、文化、娛樂、體育、消費于一體的城市公園”,將按照城市客廳和城市名片的標準,打造成長沙的中央遊憩區,被譽為長沙的“小西湖”,預計年內免費向市民開放。5年前,該文化園啟動建設,西湖漁場相繼拆除房屋12.2萬平方米,1800多人動遷,期間,為還湖於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600多畝商業用地被終止。

  作為項目的參與者和見證者,西湖街道工委書記王友長表示,西湖漁場的漁民非常支持配合西湖文化園的建設。文化園建成開放後,街道將優先安排有就業能力和意願的居民在園內工作,讓昔日的漁民真正得到更多實惠。

熱詞:

  • 漁民
  • 文化園
  • 小西湖
  • 漁場
  • 拆遷戶
  • 遊憩
  • 商業用地
  • 安置房
  • 城市客廳
  • 用地面積
  • 搜索更多漁民 文化園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