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同飲一江水 奮力爭“上遊”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3日 1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滔滔水陽江滾滾東流,滋養著兩岸的人民,也成為宣州區水陽鎮和高淳縣陽江鎮連接的重要紐帶之一。4月19日上午,沿著水陽江江岸,記者來到素有“魚米之鄉”、“河蟹之鄉”、“水運之鄉”等諸多美譽的水陽鎮,體驗江南水鄉的蓬勃發展氣象,感受到當地幹群瞄準先進、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

  “我們水陽鎮和江蘇省高淳縣陽江鎮同飲一江水,鎮名聯起來正好就是水陽江,經濟往來十分密切,可以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陽鎮宣傳幹事趙衛清告訴記者。為了説明這種地理上唇齒相依的關係,他提出帶記者到光明村看看。他介紹:“全鎮28個村(社區)有27個位於皖東南第二大圩的金寶圩,唯獨這個村和陽江鎮的西蓮村同處高宣圩。 ”

  走過一段屬於陽江鎮的水泥路,拐進一個村子,光明村到了。“我們村和鄰省的西蓮村村情類似,特色産業都是河蟹養殖,但經濟實力還有差距。”村支書楊本權告訴記者,西蓮村養殖河蟹走品牌之路,附加值高。不過讓他自豪的是,光明村裏2000人口,挖掘機就有150多臺,平均三四戶一台,在全省都不多見。“他們過來承包水面搞養殖,我們過去搞基礎建設。”村委會主任陳昆雲説,村裏的挖掘機80%都在南京、高淳一帶“掘金”,僅此一項,就為村民增收四五千萬元。

  楊本權告訴記者,光明村水陸交通便利,到宣城、南京、馬鞍山和蕪湖都只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是承接産業轉移的第一站。因此水陽鎮在這個村設立了宣州區經濟開發區水陽分區,經過幾年發展,已經吸引21戶企業落戶,長三角企業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來自高淳縣的企業就有4戶。 宣城市歐利達服飾有限公司是園區第一家落戶的企業,老闆是來自高淳縣西蓮村的許建黨。 2007年,在老家西蓮村開辦服裝加工廠的許建黨正為企業成本增大憂慮時,他在水陽鎮工作的同學伸出“橄欖枝”,兩人一拍即合。沒想到5年過去,工廠總是招不滿人,影響了企業做大做強,“當地經濟發展了,企業越來越多,招工難! ”44歲的許建黨感嘆説,“總體而言,安徽這邊的基礎設施已經不亞於江蘇,要改進的就是服務水平和質量。 ”

  水陽鎮鎮長汪徵躍上任不久,對後發地區的發展有自己的看法:“毋庸置疑,我們和江浙一帶存在差距,但後發地區也有潛在優勢,只要充分激發‘洼地效應’,我們就能後來居上。 ”

  汪徵躍介紹説,水陽鎮是全國最大的幼蟹生産基地,全省造船第一鎮,2011年一舉躋身財政“億元鄉鎮”行列。該鎮先後被列入省“擴權強鎮”試點鎮和全國小城鎮發展與改革試點鎮,具有政策優勢,只要大膽改革,努力創新,就一定能在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進程中爭先進位。(張敬波)

熱詞:

  • 水陽鎮
  • 江水
  • 西蓮村
  • 水陽江
  • 陽江鎮
  • 河蟹養殖
  • 河蟹之鄉
  • 橄欖枝
  • 掘金
  • 光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