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銀行收費整頓風暴進行時 中間業務收入考核遭質疑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1日 08: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多年前,天量壞賬曾經讓中國銀行業背負罵名,此後由納稅人埋單1萬多億元,幫助商業銀行完成改制;近年來,中國銀行業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歲月,經營效益與監管指標均實現了飛躍。然而,以銀行收費為代表的新問題浮出水面,讓商業銀行再一次遭受廣泛質疑。

  “壟斷”、“暴利”、“嫌貧愛富”……被貼上這一系列標簽的中國銀行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風光無限,卻也從未像今天這樣身陷道德危機。

  面對層層壓力,今年以來,銀監會部署開展銀行業不規範經營專項治理工作,要求商業銀行自查自糾,公示收費價目,停止不合理收費;對於3月1日以後出現的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問題,以及4月1日以後出現的收取不合理費用問題,將嚴懲不貸。

  按照銀監會計劃,近日,由銀監會18個部門各自&&成立的18個督導組,已經分赴全國各地查訪銀行收費問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跟隨銀監會辦公廳&&的一支督導組趕赴廣東(含深圳).

  記者獲悉,在銀監會初步治理工作結束後,下月,各地金融機構還將迎來發改委派出的檢查組,由各地發改委之間交叉檢查。

  業內警醒聲譽風險

  “這兩年來,社會上對銀行業的指責越來越多,公眾不滿情緒日益增加,整個輿情非常不利,這一點希望引起大家反思。”本週二,銀監會相關人士在廣州指出,“由於商業銀行之前都是國有,雖然經歷了這些年來的改制,在消費者心目中,銀行仍被寄予了較高的責任期待,因而收費問題才激起了強烈反應。”

  據上述監管人士介紹,自去年以來,一些銀行以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和不合理收費為主要形式的不規範經營問題日益突出,引起社會熱議和廣泛關注,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應當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此次查訪中,記者發現,基於行業整體形象與聲譽風險的考量,不少銀行家對收費問題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收費問題影響銀行聲譽,以‘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的方式對待客戶是行不通的。”廣發銀行董事長董建岳向本報記者表示,“對於蠅頭小利,能放棄就放棄,不能因小失大。”

  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侯本旗表示:“收費是否規範,涉及銀行的聲譽與社會形象,這不是工行一家的問題,而是影響著整個商業銀行的形象,影響到銀行業改革開放的成就。”

  侯本旗強調:“對工行來説,聲譽和合規已經是第一位的了,去年廣東分行利潤達到了200多個億,我們不希望為了這點錢破壞自身形象。對於可收可不收的服務項目,我們要求一律不收費。”

  多位監管人士認為:“銀行如果不能收費,就回到了只吃利差的計劃經濟時代,這是倒退。銀行要國際化,要綜合經營,肯定要有收費,問題不是收不收,而是怎麼收、收多少,是否真正做到了‘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要求。”

熱詞:

  • 銀行收費
  • 銀監會
  • 銀行聲譽
  • 銀行業
  • 中間業務
  • 商業銀行
  • 監管指標
  • 暴利
  • 壟斷
  • 收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