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零獎金,怎麼玩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1日 0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周,英國奧委會公佈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今年夏天的倫敦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英國運動員不會獲得英國奧委會頒發的任何獎金。按照很多人的理解,英國是今夏倫敦奧運會的東道主,他們應該加大懸賞力度,以提升英國運動員征戰奧運會的比賽動力,在家門口留下一張體面的成績單才對。然而,並不缺錢的英國奧委會卻選擇了零獎金,因為,在他們看來,奧運會本來就不是職業體育賽事,不必簽合同給錢才去戰鬥,奧運金牌既是紀念品,本身也有市場價值,因此沒有必要另外給獎金。

  在歐美體壇,最受關注的體育賽事還是那些職業化程度極高的項目,比如足球、網球和籃球。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一百多年來一直堅持非職業化的原則,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國際奧委會都拒絕NBA職業球員參加奧運會男籃比賽,直到現在仍然給參加奧運男足比賽的職業球員設定年齡限制,這些都體現了他們與職業體育保持距離的想法。英國奧委會的“零獎金”舉措,既呈現了一個稀罕的個案,也給大家提供了反思的空間。

熱詞:

  • 奧運會男籃比賽
  • 職業球員
  • 奧運男足
  • 職業體育
  • 運動員
  • 網球
  • 東道主
  • 體壇
  • 職業化程度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