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天涯熱風:海口四位八旬阿婆守護媽祖四十載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08: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海口4月18日電 題:海口四位八旬阿婆守護媽祖四十載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海口騎樓老街中山路的天后宮始建於元代,至今有700多年曆史。但數十年來,香火最旺的是其圍墻外的西廂房──媽祖廟,守護它的是四位年過八旬老阿婆。

  拐入天后宮旁的小巷,過道兩側張貼的媽祖故事撲面而來。走進小巷深處的媽祖廟,記者發現這間數十平方米的廟宇,更像一個居家,地上、桌上擺滿生活起居用品,墻上挂滿玻璃大框,裏面貼著祭祀活動相片、宗教圖畫甚至政府、協會等文件複印件。相對隔離的後屋則供奉著媽祖及一眾群神。白髮阿婆們隨意排坐在紅木座椅上笑意盈盈地望著來者。

  今年80歲的李益鳳阿婆、84歲的吳桂英阿婆、89歲的李愛梅阿婆出生在中山街,86歲的吳玉換阿婆則是60餘年前嫁到了中山街。多少年來,她們人生的喜怒哀樂都和廟裏的媽祖分享。回想過去,最讓她們懷念的是“請”媽祖東躲西藏、同甘共苦的日子。

  “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立四新’,開始查得不緊,有人來,我們就將媽祖藏起來,來人走後,我們再擺出來”,李益鳳阿婆説,“我們希望供著她,不讓她挨餓,愛護媽祖,媽祖才能保祐我們。”

  後來,媽祖廟被沒收成為居委會辦公場地。李愛梅將媽祖藏到街對面吳玉換家的三樓,“一藏就是20年!”吳阿婆朗聲説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居委會退出天后宮,媽祖重被“請”回了西廂房。四位阿婆從此每天到廟裏守著媽祖。

  “媽祖廟是母親的另一個家,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炎炎熱日,每天清早六、七點到廟裏,下午五、六點才回家,”李愛梅阿婆的長子、天后宮媽祖廟理事會理事長吳進隆説。

  李愛梅對天后宮媽祖有著不同一般的感情。她嫁給中山街上的吳家。吳進隆介紹,他的爺爺健在時也看廟,曾經和中山街上的信眾們一起捐錢出力修廟。他感嘆:“母親守衛媽祖已七十年,太不容易了。媽祖是母親的信仰,她繼承了吳家的傳統!”

  話語間,一位中年張姓女信眾提著一袋蘋果來祭拜媽祖。她説,從小看著祖父母向媽祖進香,後來跟著父母親來。數十年過去,這些守廟的阿婆在她心裏就是媽祖“善”的體現:“阿婆們把廟打掃得乾乾淨淨,善待每一位信眾。她們守護的是整條中山街的安寧幸福!”

  近年,海口啟動騎樓老街修繕,四位阿婆先後搬離中山街,現在,她們每天要步行數公里或搭乘公共汽車到廟裏。吳玉換阿婆領著記者去看80多年的老宅,有些傷感。

  但説起廟裏近年開展的活動,阿婆臉上溢滿笑容。

  2009年,海口天后宮媽祖廟加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2010年,阿婆們到天津等地參加媽祖紀念活動。2011年,四位阿婆帶著媽祖回到福建湄洲“娘家”謁祖,實現了多年的夙願。

  在阿婆們和信眾們的合力下,天后宮媽祖廟每年定期舉辦放燈行符軍期、誕辰紀念、祈福消災等多項活動。“今年的農曆正月三十的活動最熱鬧”,李益鳳阿婆笑著説,知道政府將收回天后宮,大家都很開心,遠近信眾聞聲而來,“準備了兩百斤平安粉(海南米粉)都不夠吃”。

  四位阿婆身體健朗偶有小恙。現在她們最大的心願是政府能儘快修復好天后宮,讓媽祖回到正宅,向更多的民眾開放,“好好供奉媽祖”。(完)

熱詞:

  • 媽祖文化
  • 天后宮
  • 媽祖廟
  • 天涯
  • 中山街
  • 娘家
  • 信眾
  • 騎樓
  • 西廂房
  • 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