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助農“村村通”各銀行應互聯互通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惠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 《惠州日報》日前報道,我市助農取款“村村通”工程自去年底啟動以來,目前已有98個行政村近8萬農戶實現了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在村內獲得轉賬、餘額查詢、小額現金支取等基礎性金融服務。這是近些年來金融服務機構從基層農村“撤離”後,借助現代金融信息技術服務手段重返基層農村的新舉措。

  現如今,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能不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打交道的人是少之又少,從發放工資獎金、匯款取款、繳交各類費用,到領取各類支農補貼、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都要通過金融機構來實現,金融機構已經是人們生活離不開的“必需品”。與城市裏“銀行多過米鋪”的狀況不同,基層農村的金融服務網點多年來卻呈全面萎縮狀態。筆者手頭的一份資料顯示,從2002至2007年,廣東省某銀行的網點數從2452個減少到1877個,年平均減少100個網點,撤並的網點絕大部分屬於農村等欠發達地區,而增加的網點主要集中在城鎮地區。筆者在農村走訪時發現,近年來這種金融機構服務網點從基層農村全面“撤退”的態勢,並未得到有效緩解,反而愈演愈烈。作為“嫌貧愛富”的盈利性金融機構,它們從基層農村撤離的主要原因,無非是因為農村“油水”不足、業務量少、運作成本高,至於是否能合理分佈網點以方便群眾,則不再納入金融機構決策者考慮的重點。

  便民與降低金融機構網點運營成本之間的矛盾是否真的無法解決?我市借助現代金融信息技術服務手段,推行助農取款“村村通”工程,無疑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一個新途徑。如此,金融機構無需再“鎮鎮點火,村村冒煙”,到處設置網點,就可以減少運營成本;群眾無需搭車坐車跑到鎮裏辦理金融業務,同樣可以省時省錢。

  助農取款“村村通”工程目前只覆蓋了全市98個行政村近8萬農戶,對全市上千個行政村來説不到十分之一,下一步的推廣任務還是很繁重的,要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在實際操作中還要解決很多的問題。比如説,這項工程依託的是一家商業銀行,而群眾領取各類補貼資金、支付各類費用等可能分屬於不同的商業銀行,由於銀行之間某些業務“以鄰為壑”、不能互聯互通,實際上群眾還是辦不了相關業務。又如,銀行方面對成功申請開通“村村通”轉賬電話的商戶給予定額服務費補助,這個補助標準調置為多少合適?太高了,銀行不樂意,太低了商戶沒有積極性。再如,現在農村年輕力壯的基本上外出打工了,留守的大部分是婦女、老人和兒童,很多人對於如何使用銀行卡“蒙查查”,如何保障用卡安全?這些問題都需要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好。□紅海潮

熱詞:

  • 村村通
  • 互聯互通
  • 金融機構
  • 蒙查查
  • 必需品
  • 惠州日報
  • 銀行方面
  • 取款
  • 基層
  • 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