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美國漢學家比爾 波特推出新書(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9日 1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空谷幽蘭》的問世讓美國漢學家比爾 波特被中國讀者熟知,更在國內引發了一場關於終南山隱士的關注和討論,甚至有人前往探訪,使隱士們“不堪打擾”。本週,比爾 波特來京推出新書《黃河之旅》,以他對中國文化的沉醉與熱愛,講述了他于1991年春進行的一次探尋中國母親河黃河的旅行。比爾從黃河入海口出發,歷經兩個多月時間,戰勝重重困難,最終到達約古宗列盆地的黃河源頭。在這次旅行中,他探訪了黃河沿岸的重要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全方位展現了黃河流域的風土人情和古今變遷。

  多年來在中國大地上旅行的行者比爾 波特,其個人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他出身於美國一個名門大家族,小時候家裏很富有,而後破落,用比爾自己的話來説,他就如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他講述自己的經歷時説,12歲時,他就有“看破紅塵”的感覺,後來因對佛教文化産生極大興趣,在讀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時,來到中國台灣,前往廟中修行,一待就是3年多。後因成家,擔任記者的工作養家糊口,並在中國大地上開始他的旅行。他以此寫成的《空谷幽蘭》、《禪的行囊》在中國引起很大反響,他還致力於翻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籍以及詩歌,如《金剛經》、《道德經》等。此外,他還成為小規模外國旅行團(一般為四人)的“深度導遊”,而他組織的路線迥異於一般旅行社,比如探訪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人的墓地,並在墓前以酒相祭。

  而今,這個留著茂密白色鬍子、講著一口流利中文的美國人,已把他的生活深刻而自然地與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在中國大地上行走,已成為他的生活方式。在他的黃河溯源之旅中,從黃河入海口東營出發,沿黃河逆流而上,途經濟南、鄭州、洛陽、延安、包頭、臨夏等二十多個城市,探訪了許多在中華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古跡。從泰山上刻有“孔子登臨處”的石坊到曲阜莊重肅穆的孔林,從鄒城紀念“孟母三遷”的大廟到石門山上李白、杜甫珍重道別的涼亭,從嵩山少林寺後達摩祖師面壁九年的石洞到洛陽見證千年歲月變遷的龍門石窟,從靈寶縣老子騎青牛而過的函谷關到芮城永樂宮中的呂洞賓墓,從澠池的仰韶文化遺址到黃陵縣祭奠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黃帝陵……

  此外,他也留心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相國寺離開封賓館只有三個街區,那裏的夜市在全中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小吃的品種和質量真很棒。對延安最深的記憶,恰恰就是它純樸的生活方式。人們在街邊的人行道擺上桌子,圍坐一起喝茶聊天。他的生活觀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很深的影響,比如,他的旅遊項目沒有必要做大,因為錢夠花就好,賺更多的錢反而成為負擔,陷入很多事務性的安排中,比如他認為翻譯佛經,就是跟釋伽牟尼佛在一塊聊聊天,也是修行的方法。如他所説,“20年以前,我經過函谷關的時候,找到一個農夫,坐他的拖拉機到黃河邊,天都快黑了,我到了一個小島,沒有人住,只有一個招待所,我住了一個晚上,房間就在黃河旁邊,整個晚上我都可以聽到黃河流水的聲音,很大。20年以後我還可以聽到這個聲音,它刻在我的心裏面,很深。”晨報記者 劉婷

熱詞:

  • 比爾
  • 推出新書
  • 波特
  • 空谷幽蘭
  • 漢學家
  • 道德經
  • 金剛經
  • 紅樓夢
  • 修行
  • 黃河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