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輪中超好不熱鬧,有隊員群毆、有官員揮着鈔票“罵街”……事後,這些當事人都把矛頭指向了當值比賽的主裁判。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中超賽場秩序混亂的現象,既有裁判一方的責任,也與俱樂部管理不善有一定關係。要想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足協加強裁判培養,提升執法人員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也要俱樂部加強管理,在遵守賽場秩序方面提高對球員的約束力。
“嫩裁”當道,國內裁判青黃不接
青島中能主場對陣上海申鑫,場上隊員上演“全武行”。賽後,申鑫俱樂部認為,球員在場上心態失衡跟裁判的判罰尺度有很大關係。本輪其他比賽也出現了由爭議判罰引發的衝突,而導火索都是源於球員對裁判判罰的不滿。一些中超俱樂部賽後也紛紛表達對裁判執法水平的不滿。
近年來,外界對中國足球聯賽裁判水平的詬病不絕於耳。曾有球迷笑稱:中超裁判是“三低裁判”,水平低、名聲低、薪酬低。如今,裁判薪酬雖然有所提高,但水平和名聲卻依然沒有改觀。
隨着一批“黑哨”被送上法庭,國內足壇有經驗的裁判正處於“缺貨狀態”。2011年中超揭幕戰,因超齡本無執法資格的裁判孫葆潔無奈被請回賽場。為了增加人手,足協將很多“嫩哨”緊急拉上場,由於經驗不足,這些執法水平偏低的裁判反而成了聯賽的“隱患”。
業內人士指出,國內裁判界眼下正面臨青黃不接的局面,無論是本土培養還是到海外學習歷練,都需要時間。
球員缺管束,俱樂部需從嚴治隊
本輪前7場比賽共出示5張紅牌,混亂的賽場秩序也引起了足協的高度重視。足協方面表示,肯定會照章嚴懲,但另一方面,俱樂部也應該加強對隊員的約束。
“由於對裁判不滿,建業俱樂部官員在賽後拿着鈔票吼裁判,並在賽後給輸了球的球員頒發20萬的“敢鬥獎”,這本身就是對球員不理智行為的一種縱容。”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在此過程中,各地方媒體的煽風點火則讓矛盾更加激化。”他認為,中國足球目前的大環境剛有起色,如果各方不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如今火爆的球市只會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