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八十六團創新基層文化載體 鞏固基層思想文化陣地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8日 2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山網原創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山網訊(通訊員呂羨林報道)4月16日中午,農五師八十六團十一連圖書室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可是圖書管理員蔣傳安催了好幾遍,十幾個看書的職工還是不願意走。看書的人咋恁黏糊?他們説,我們要養豬,得好好學習學習養豬技術,再不學就來不及啦!

  一處文體活動場地、一間圖書閱覽室、一個網上文化共享平臺、一場流動數字電影,八十六中心團積極探索和創新基層化建設新載體,大力發展基層文化事業,為提升職工素質,打造新型職工隊伍搭建了廣闊舞臺。

  候朝友是1993年從河南老家落戶到該團十一連的新職工,家中承包了200多畝土地。這幾年,依靠團場雙層經營的優惠政策,他家每年都有20多萬元的收入。可是富裕起來的他,除了沉迷於棋牌,精神世界卻是一張白紙。

  “以前我們閒的時候,除了喝酒、打麻將,沒有別的。特別是晚上,沒有娛樂活動。”候朝友告訴筆者。自2010年以來,該團在兵、師項目的帶動下,先後為各基層連隊建起了遠程電教室、農家書屋、文化活動中心等。這項惠民措施的啟動,使和候朝友一樣的一線職工找到了休閒娛樂的精神家園。

  “現在不一樣了。有文化室、有圖書室。團裏經常放數字電影。另外,遠程教育是個很好的娛樂平臺,內容非常豐富。”説起這幾年連隊的文化建設,候朝友如數家珍。

  通過學文化、學知識,候朝友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認為土地固然寶貴,可土地是一個定量,已經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幾天,候朝友天天泡在圖書室裏,潛心學習養豬技術,想通過養豬來增收。

  由於職工都意識到文化知識和科技含量在生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每天到圖書室和遠程電教室學文化的人越來越多。

  在該團職工群藝館,從秋後到春忙的這一段時間來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的人絡繹不絕,一直到晚上11點多鐘,這裡還是熙熙攘攘,喝彩聲不絕於耳。其中,就不乏有一家男女老少齊上陣的。燈光球場、暖氣設備、開水服務,標準化管理,高端的人文設施讓來到這裡的職工感覺到了和城裏一樣的感覺。

  群藝館管理員告訴筆者,這些設施都不收費,職工都樂意來。

  在該團光明社區的舞廳裏,更是吸引了不少職工前來翩翩起舞。三部曲、四部曲是團場年輕人的最愛,還吸引了一些退休職工前來瀟灑。

  2011年起,八十六中心團投入資金1000萬元對51多個基層單位的文化設施進行了完善和整合。按照有書報刊、有文體器材、有文化共享系統、有投影設備等“十有”標準和每單位建立1個文化活動室的要求,着力推廣“文化活動場地+有序管理+數字流動放映”模式,服務職工群眾。不斷健全黨委領導、科室帶創、培訓提高、整體推進的文化管理與服務機制。

熱詞:

  • 文化共享
  • 光明社區
  • 思想文化陣地
  • 基層連隊
  • 文化活動室
  • 文化建設
  • 基層文化
  • 圖書室
  • 文化管理
  • 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