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日,浙江稠州籃球俱樂部宣佈丁偉不再擔任球隊主教練,丁偉成為CBA聯賽結束後第四位下課的主教練。此前,遼寧、新疆和浙江廣廈三個俱樂部都更換了主教練。
無獨有偶,新賽季才過6輪,中超聯賽也掀起了主教練下課的熱潮:大連阿爾濱隊剛踢四輪就炒掉了韓國籍主教練張外龍;緊接着上海申花隊與法國籍教練團隊的矛盾鬧得沸沸颺颺,主教練蒂加納宣佈辭職;恒大隊要用國際名帥換掉韓國籍教練李章洙的傳聞活靈活現。成績不理想的北京國安和天津泰達兩隊的主教練也如履薄冰,下課鐘聲隨時可能敲響。
主教練下課,導火線肯定是戰績。
更換東家的遼寧男籃人才濟濟,卻沒擠進前八;旨在奪冠的新疆男籃被擋在決賽之外;浙江廣廈陣容豪華,聘請外教是想更進一步,最終勉強擠進季後賽;擁有JR史密斯的浙江稠州男籃則連季後賽門檻都未跨進。同樣,被炒掉的中超主教練,帶隊成績也不盡如人意:張外龍下課時阿爾濱隊3平1負,上海申花只贏一場、排在倒數第三,廣州恒大儘管排在第二位,但和上賽季的輝煌戰績相比顯得很是有些“寒磣”。
成績不好,主教練自然應該負責任;而且換帥如換刀,不少換帥的球隊的確立竿見影。但無論是CBA還是中超聯賽,不少俱樂部並沒認真反思球隊問題的根源,而只是把主教練當作替罪羊。
上賽季的CBA聯賽和這兩個賽季的中超聯賽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各俱樂部投入大幅增加。CBA17個俱樂部上賽季總投入高達6.45億元,每個俱樂部平均投入3800萬元,一個大牌外援的年薪就達到前幾年俱樂部一年的投入。同樣,上賽季中超16個俱樂部投資已達到20億元,這個賽季更是高達28億元,每個俱樂部平均投資都比前幾年翻了一番。
中國職業體育聯賽剛剛起步,固然需要大筆資金投入。然而,中國職業體育聯賽的體制機制背景決定了盈利遙遙無期,這就需要各俱樂部回歸理性,把職業俱樂部當作一項長期的事業來經營。但是,CBA和中超聯賽近兩年劇增的投資更像一次急功近利的大攀比。多數俱樂部寧肯花數倍的價錢引進外援或挖他人的墻腳,也不願意花零頭用於培養年輕球員;寧肯用大筆美元、歐美引進外教,也不考慮這些外教是否適合國情。而一旦球隊成績不理想,主教練自然也就成了替罪羊。只要俱樂部老闆炫富鬥富的心態不消除、只要老闆們以為砸錢就能砸出冠軍,那麼丁偉和蒂加納就絕不會是最後一批替罪羊。 林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