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長仕門武術傳承700年:內練一口氣 外練筋骨皮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2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老年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行雲手長仕門傳人邱金榮在習武。本報記者肖懌國攝

  天津北方網訊:起源於宋代,距今已有730多年曆史的行雲手長仕門武術,傳承至今曆經二十七代掌門人。2010年,長仕門作為體育競技項目入選河北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行雲手長仕門的起源,據考是河北省的紅拳、太祖長拳與少林武術融合而成。歷經數代人的傳承,到了明代此門武術的拳術、器械逐漸形成了套路,到清代形成了一個集功法、套路、技擊為一體的完整體系,磨煉出一個成熟的武術社團(行雲手長仕門——金永一善武術社)。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第23代掌門人劉文玉來津謀生。路上與人爭鬥,交手中把對方帽子摘下,對方卻一無所知,事後名聲大振。從此劉文玉在當時的天津衛教授此門武術,並開設金永一善武術社分社,使這門武術得以在天津流傳。

  第二十七代掌門63歲的邱金榮告訴記者,行雲手長仕門武術至今還保持起源時的面貌,包括功法、套路、技擊擒拿及理論四部分,功法練習有用於力量的石鎖、捲棒功、抓壇子、端大筐等,練習手臂、拳頭及腿部硬度的鐵棍,練習槍法基本功的大桿子。其武術套路以十字手出勢,採用行雲手為標誌。特點為:舒展大方,大開大闔,大起大落,大而不空,快中有緩,快而不毛,開而不散,剛中有柔,剛而不僵。技擊以手腿並用,腿法變化莫測,手法神速,以力重手硬著稱,攻防兼備,隨機應變,眼快、心快、步快、手快。以快制慢,硬功直上,左右閃擊,以動制靜,你攻你的,我打我的,避實擊虛。該門武器相關器具有:單刀、大刀、劍、槍、棍、鳳翅鏜、桿子鞭等。

  “行雲手長仕門武術和其他武術一樣,具有壯內強外的健身價值,遵循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常練使手足活動靈活,身體各部功能協調。還可增加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增加肺活量。”邱金榮為傳承該門武術,多年來早晚堅持習武,從未間斷,練習拳術器械、力量以及功法,為把技藝傳播下去,做了體能儲備。他還對老的教學方法做了仔細分析研究,從套路、功法、技藝三方面形成了適合現代青少年的教學方法,現已開始招收少量的青少年傳授拳術、器械,並把一些套路傳給武術同行,並約定一起支持該門振興。

  新聞鏈結:行雲手長仕門起源於宋代的河北省霸縣勝芳鎮,由於歷史的變遷,勝芳鎮已經沒有人練習此門武術,在勝芳現在已經絕跡,全國現只有天津保存了此藝。該武術係少林派系,(已有730多年曆史)綜合紅拳、太祖長拳的技擊方法。本報記者謝德斌

熱詞:

  • 紅拳
  • 行雲
  • 武術套路
  • 體能儲備
  • 手長
  • 單刀
  • 宋代
  • 練習
  • 勝芳鎮
  • 太祖長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