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此生未完成》:生命至上的真情呼喚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00: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來,有關生死感悟的書籍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些經受了人生重大坎坷與曲折的人,他們面對死亡和苦難時重新審視人生價值,從心靈深處發出生命至上的呼喚,能給活著的人們帶來深刻的啟示。

  一年多來,被網友們追蹤關注的于娟“生命日記”,近日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雖然《此生未完成》不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但是作者身處癌症晚期之時面對死亡時的感悟,卻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和審視。

  今年2月,留學並旅居新加坡的慧汝出版了她的著作《為了生命的尊嚴》。作者通過大量觸目驚心的新聞事件,解讀了中國社會中自毀和毀人的悲劇及其背後的社會歷史原因,指出這種極端行為的根源是生命價值感的缺失。

  人世間什麼最寶貴

  自殺在我國已成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走上輕生之路的人中有很多是在讀大學生。于娟在與疾病搏鬥的生命最後的時刻,卻更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寶貴。

  人世間什麼最寶貴?當然是生命。這在某些人看來,也許是一個無須思索就可以直接回答的問題,但在實際生活中並非人人明白。慧汝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危機干預專業委員會了解到:“自殺在我國已成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歲至34歲的人群中,自殺更成為首位死因。”有不少被稱為“天之驕子”的高校學生墜樓身亡,甚至還有衣食無憂、功成名就的專家學者也用令人痛心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令人痛心的悲劇的發生?

  書中用大量篇幅闡述了我國文化信仰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存在的誤區。作者在多角度分析這種現象所産生的社會歷史原因的基礎上指出:作為生命主體的個人,我們的價值判斷是否出現了偏差?當人們把金錢、財富、權力當作狩獵角逐的對象時,一切的行為價值都以現實功利為準繩,他人的生命便自然消逝在人們的視野之外。

  如果説這種毀人及自毀的行為是極少數,那麼忽視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則是社會上更為普遍的現象。

  于娟在《此生未完成》中寫道“我曾經的野心是兩三年搞個副教授來做做,於是開始玩命想發文章搞課題,雖然對實現此目標後該幹什麼,我非常茫然。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標的事情拼了命撲上去,不能不説是一個傻子幹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走。”

  博友紀恒嘆惜:人生的悲劇,也許在於許多人瀕臨死亡才恍然大悟。這些平常看得很重的東西,此時才覺得是身外之物,猶如過眼雲煙;而平常忽略了的一些東西,此時卻發現非常珍貴。如果有來日,自己會重新審視,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重視家庭、傾心自己喜愛的事業。遺憾的是瀕臨死亡的人絕大多數已失去了再選擇的機會。

  于娟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深刻體會到一個人活著的價值,並竭盡全力發出真情的呼喚——生命至上。這使得人們想起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經提出的一個深刻命題——“向死而生”。他認為與其從生去看死,還不如從死去看生,因為人生只有從死的角度看才能更突出有限生命存在的最高意義。

熱詞:

  • 生命至上
  • 生命教育
  • 生命存在
  • 于娟
  • 此生未完成
  • 向死而生
  • 死亡原因
  • 為了生命的尊嚴
  • 社會歷史原因
  • 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