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與珍貴古墨失之交臂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6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善文

  週末,老王告訴我一件讓他後悔的“撿漏又錯賣”的事。

  今年春節前夕的一天,一位中年婦女走進他開的古玩店,遞過一個舊報紙包問道:“老闆收古墨嗎?”他打開紙包一看,是一件原錦盒裝手卷式古墨,盒套有“藝林珍賞”字樣,盒中10塊古墨被塑造成琴、硯、笛、鎮紙等形狀。見墨色泛出青藍光,墨體完整且無明顯彎曲,並鈐有“徽州休城胡開文敬制”等燙金款識,老王面露喜愛之色。見狀,中年婦女催問了一句:“你能岀多少錢收?”老王告知,根據古墨的成色,估計能賣到1200元左右,如果低於這個價他可以收!那位中年婦女沒有急著應價,轉身到別的店中繼續詢價,但其它店舖的收購價更低,最終中年婦女以1000元的價格將古墨賣給了他。

  對這塊古墨老王沒太當回事。正月十五後一天,店裏來了一位操南方口音的客商,他拿起古墨瞅了一會,又用鼻子輕輕嗅了一下問道:“啥價?”“1200元!”老王答道。客商不還價,從口袋掏岀錢付款後即拿墨走人。憑經驗老王感覺到這古墨一定是被賤賣了。果然如此,兩天過後,那位客商再次來到店中,詢問是否還有類似的古墨。老王借機虛心向他討教。

  客商翻開隨身攜帶的一本藝術品拍賣圖錄,指著一幀與他賣出的古墨幾乎一樣的圖片説:“2003年該墨在京城的參拍底價是1萬8千元至2萬元。”他又介紹徽墨有落紙如漆,入紙不暈,舔筆不膠等特點。

  聽後老王長嘆了一口氣道:“要是早了解到這塊徽墨的價值,就不會與其失之交臂了。”

熱詞:

  • 古墨
  • 客商
  • 藝術品拍賣
  • 徽墨
  • 徽州
  • 古玩店
  • 中年婦女
  • 底價
  • 胡開文
  • 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