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悲傷漸遠:玉樹人承載希望前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5日 22: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西寧4月14日電(記者 文貽煒 吳光于 張春曉)格來達傑仍然記得兩年前玉樹地震發生後,他看著滿地廢墟,對自己及所有村民的命運生出的恐懼和憂慮。他所在的代格村原名東風村,震後村民一致決定把村名改成“代格”,在藏語中是“勇士”的意思。

  “我們這裡的村民都像勇士一樣,在大災前不畏懼,敢於開始新的生活,而且,會活得比以前更好。”格來達傑説。

  格來達傑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代格村的村支書。據他介紹,代格村826名村民將在今年6月統一遷入新建的節能房,過上有太陽能、沼氣、淋浴和室內衛生間的日子。

  “代格村是震後重建中結古鎮11個村裏唯一的科技示範村,村民將享受到現代科技帶來的城鎮化居民生活。”格來達傑説。此外,為了照顧村民的信仰,每戶房子裏還設了一間佛堂。

  中國鐵建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第一項目部總工程師、代格村項目負責人李波告訴記者,震後約半年,各級政府和社會捐贈共投入了約5000萬元,由中國鐵建負責,開始重建代格村。2011年10月,工程基本竣工,137戶節能房基本具備入住條件。

  代格村項目是2010年4月14日玉樹州7.1級重震後,已經開工的843個重建項目之一。據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副指揮長、青海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廳長匡湧介紹,截至目前,共有53.69億元投入城鄉居民住房建設,到去年11月底,農牧民已基本入住安置房,部分城鎮居民也已遷入新居。

  格來達傑告訴記者,災後重建是一個契機,應借此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打破一些舊觀念。

  “在藏族傳統觀念中,廁所不能進房子。但代格村老人眾多,又多患病,廁所設在室外對他們來説多有不便。”格來達傑説。代格村有200余名老人,佔全村人口約四分之一。

  於是,他反復給村民做工作,勸服他們把衛生間設在室內,同時增設了坐便器,方便老人的生活。

  安居之餘,也要樂業。玉樹兩年重建,在著力安置數十萬災民的同時,也重點支持生態畜牧業、高原旅遊業和區域商貿業等産業的發展。

  據重建副指揮長匡湧介紹,截至目前,中央、省級財和社會捐贈資金中有10.14億元投入扶持各類特色産業及服務業,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地震前,代格村是個半農半牧的村落,挖掘、出售冬蟲夏草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震後重建過程中,代格村積極發展大棚蔬菜種植,藏豬、藏雞和奶牛養殖,客運和賓館經營等産業。

  據格來達傑介紹,省農牧廳和科技廳聯合投資,在村子裏建起了138個大棚,種植黃瓜、辣椒、蘿蔔、草莓、蘑菇等20多種作物。

  村民扎西分到了5個大棚。他告訴記者,一年下來一個大棚的菜能賣1萬多元,“經濟條件極大改善”。

  扎西説,省農科所會不定期地派技術人員到村裏給村民培訓種菜和養殖技術,“我每次都會參加”。

  此外,代格村還計劃依託自己的民族特色,發展高原旅遊和農家樂,打造一個民俗文化村。

  格來達傑説,地震前村裏人均年收入是2000元左右,現在是3500元。而且,隨著村裏種植、養殖業和旅遊業持續發展,形成規模,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長。

  “等到了2015年,人均年收入就能提高到5000多元了。”格來達傑説。

熱詞:

  • 格來達傑
  • 村民
  • 藏雞
  • 樹人
  • 勇士
  • 種植
  • 科技示範村
  • 扎西
  • 結古鎮
  • 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