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外國記者關注中國新聞界“走轉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5日 15: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鄭巧)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13日在北京聯合舉辦第23期“新聞茶座”,主題為“深入基層一線──與中國記者對話”。

  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3名記者與媒體同行分享了深入基層採訪的體會,並回答了外國記者關於“走轉改”活動的目的、對寫作方式的影響等提問。

  自去年8月始,為改變一些新聞報道中空話連篇、缺鮮活素材等現象,中國各新聞機構開展了系列貼近民眾的採訪報道,“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

  針對外國記者關於“走轉改”具體給寫作方式帶來哪些改變的提問,曾赴西藏那曲安多縣氣象站採訪的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記者劉毅介紹説,海拔4800米的安多縣氣象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的氣象站,觀測員告訴他,偶爾看到一隻鳥飛過,不禁會擔心它在哪能落腳;有些觀測員到拉薩,看到綠樹,有時心裏會生出許多感慨,甚至想抱着樹大哭一場。

  劉毅表示,這些細節如果不到現場,是寫不出來的,稿子發表後收到讀者的反饋,也是對細節印象最深,“走轉改”讓稿子更生動。

  去年隨中國海軍赴古巴等拉美四國開展醫療服務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肖中仁則認為,這段經歷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同時促使他挖掘故事,放棄華麗的詞藻,通過平實語言講好故事。

  主持本期茶座的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祝壽臣表示,歡迎外國媒體記者與中國媒體一起深入基層採訪,應該能有新的收穫、體會。

  來自日本《經濟新聞》、韓國KBS電視臺、俄羅斯《消息報》等外國主流媒體駐京記者,新加坡、捷克等國家的駐華大使館新聞官員、港澳台媒體在京記者以及部分境內記者,共逾50人參加此次活動。(完)

熱詞:

  • 中國海軍
  • 走轉改
  • 外國記者
  • 深入基層
  • 經濟新聞
  • 消息報
  • 寫作方式
  • 安多縣
  • 記協
  • 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