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方言生動有韻味 上海話書面化更利於傳承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5日 13: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萌芽雜誌主編趙長天認為方言書面化很重要。新民網記者 沈文林 現場回傳

  【新民網獨家報道】在今天(13日)舉行的“新民晚報上海閒話創版100期座談會”上,專家學者提出,保護上海話,推動方言書面化非常重要。

  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萌芽雜誌主編趙長天説,每種方言都有精彩的部分,生動、活潑、有活力,“方言中還有民間趣味,生活是文學藝術的來源,最生動的語言也是來源於生活,語言是一個活的東西。”

  趙長天認為,如何讓一部分最有價值的上海話進入書面語言,需要進一步探討。“在書面語中用‘儂、伊、阿拉’意義不大。而一些很生動語言,‘彈格路’、‘癡頭怪腦’、‘茄山河’等,普通話中就無同樣傳神詞語替代。”在趙長天看來,文學本就無標準化,而方言則能傳達一種韻味,所以方言書面化很重要。

  同樣重視方言書面化的,還有上海大學教授、語言學家錢乃榮。他説,清朝就有上海話小説,吳語近400年曆史,但一度沒堅持推廣,‘上海閒話’專欄很多老中青重新用上海話寫文章,“讓很多人知道,原來我説的上海話用在書面上是這樣寫,而且是規範用字的”,使吳方言、吳文化能更好傳承。(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沈文林)

   凡註明來源為“新民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新民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新民網聯絡,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52921234轉641133 021-52921234轉 新民網 傳真:021-62677454
郵箱:稿件處理 處理時間:9:00—18:00

上海灘微博#爆料#或短信爆料15900430043 一經採用最高獎勵500元

熱詞:

  • 新民網
  • 書面化
  • 上海話
  • 上海作家
  • 韻味
  • 上海大學
  • 爆料
  • 詞語替代
  • 吳文化
  • 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