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小農家院 天天都辦音樂會(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09: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正式演出前,民樂團提前在屋內備演。 黨維婷攝

  本報通訊員 張麗 田兆玉

  “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每天下午兩點鐘,通州區永樂店鎮南堤寺東村的一個農家小院裏都會傳出悅耳的歌聲,從經典戲曲到革命老歌,“草根音樂會”已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主陣地。

  剛走進永樂店鎮南堤寺東村,筆者就聽到了不遠處一個農家小院傳來歌聲裊裊,絲竹聲聲。循聲而入,只見有人拉琴、有人彈曲、還有忘情高歌的,簡直就是一場“音樂會”。

  一曲《紅梅讚》終了,樂手們來不及歇息,又開始為下一首歌伴起奏來。其中,不時有村民抱著孩子走進院子來聽曲兒,人越聚越多,頻頻鼓掌、叫好兒,“歌手”們也越唱越起勁。短短一個小時,從經典戲曲到革命老歌,大家唱了個遍,村民張大嬸是這些草根明星的鐵桿粉絲,雖然不擅長吹拉彈唱,可幾乎每場必到,“看不膩,這是每天少不了的一個樂兒呀!”

  “音樂會”的“導演”是南堤寺東村的張士祥,今年63歲。説起策劃“音樂會”的緣由,張士祥笑著説:“農村現在生活好了,農閒的時候沒事可幹,大傢伙兒除了打麻將或者看電視,娛樂真不多,我就想讓咱農村人的文化生活也精彩起來。”於是,他召集了同村三五個志趣相投的街坊,就以他家小院為據點,辦起了“音樂會”,又因為大家演奏的幾乎都是民樂,於是就命名為“喜洋洋民樂團”。

  民樂團既自娛,也娛人,成了村裏的文化宣傳陣地。為了讓大家的活動場地更寬鬆,張士祥特意把自家的小院進行了改裝,將原有的活動室擴大並重新裝修,還新買了十幾把椅子。張士祥的妻子更是善解人意,每天都提前備好開水,這樣來聽曲的村民不僅有地方坐,還有現成的茶水喝。

  俗話説得好:墻裏開花墻外也香。“喜洋洋民樂團”成立之後,下午兩點,樂聲就會準時響起。不僅村裏的村民會跑來聽戲、聽曲,方圓十里八村的文藝愛好者也時常光臨。

  朱金友來自鄰村,以前每年農閒就成了麻將桌上的常客,自打民樂團成立後,他毅然拋棄麻將,重新捧起了二胡,也成為了民樂團的一員。

  張士倉今年63歲,為了參加民樂團,他讓兒女從網上買了一把秦琴,他得意地説:“琴有了,曲也彈了,琴技長進了不少,還交到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日子,滋潤。”

  目前,民樂團的成員已達15人,樂器有板胡、揚琴、二胡、京胡、秦琴等,大多是村民自費買的。隨著樂團的名氣漸大,附近十里八村誰家有個紅白事,都願意請他們參加。

  張士祥坦露,大傢伙兒心中還有個“小夢想”,那就是服裝更統一、演奏更專業、唱腔更一流,“希望有專業的老師能幫我們指點指點,有機會我們也想走出去,在更大的舞臺上,傳遞歡樂和幸福。”

熱詞:

  • 音樂會
  • 維婷
  • 農家院
  • 農家小院
  • 歌手
  • 喜洋洋民樂團
  • 紅梅讚
  • 導演
  • 南堤寺
  • 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