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紮根邊疆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02: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生地精神”紮根邊疆

  新華網烏魯木齊4月12日電(記者何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1961年誕生在天山腳下,半個世紀以來,新疆生地所憑藉一代代科研人員傳承“生地精神”,紮根邊疆,不斷創新,逐漸成為新疆資源環境研究領域的一支主導力量,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效科技支撐。

  “團結”“開拓”“奉獻”“創新”,這四個詞概括了“生地精神”的內涵。正是始終不渝堅持著這一種精神,新疆生地所走出了一條自我發展、創新跨越之路:從建所初只有兩名中級科技人員、科研基礎設施極端缺乏的邊疆小所,成長為一個在乾旱資源與環境領域有重要影響的知名研究所。

  新疆生地所研究的對象有動物、植物、微生物、土壤、沙漠,幾乎涵蓋了新疆生態環境的全部。記者採訪了解到,新疆生地所的研究人員中,50歲左右的人幾乎都踏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填補了新疆的許許多多空白。

  沙漠學研究員周興佳從一個毛頭小夥到一個白髮老翁,在野外是一副固定模樣,肩上斜背一個包,一手拿筆記本,一手拿筆或羅盤。幾十年來,周興佳多次縱橫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沙漠中,他嘴唇乾裂,鼻孔滴血,依然靠著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意志戰勝困難。

  像周興佳這樣的科學家在新疆生地所不止一個。78歲高齡的老所長夏訓誠,30余次進出“死亡之海”羅布泊開展研究;返聘任所新聞發言人的胡文康已71歲,患中晚期肝癌6年仍堅持工作;身患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沈觀冕,堅持主持完成《新疆植物志》。

  通過“生地精神”的代代傳承以及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新疆生地所如今已成為新疆資源環境研究領域的一支主導力量。新疆生地所在人員、設施極端困乏條件下,在新疆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中做出了顯著成績,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獲獎5項、在新疆科技大會上獲獎17項,並且獲得聯合國防治荒漠化獎8項成果中中國所有的2項。

  過去一年,新疆生地所科研計劃列入管理的課題達到316項,新增博士16人,新引入“百人計劃”人選2人,在新建立的荒漠綠洲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啟動運行的同時,還建立了荒漠與綠洲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礦産資源研究中心等。

熱詞:

  • 科學院
  • 生地精神
  • 團結
  • 奉獻
  • 新疆植物志
  • 新疆經濟
  • 研究領域
  • 嘴唇乾裂
  •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 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