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哈密:山溝溝的支教女教師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21: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山網原創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山網訊(哈密臺記者馬晶晶 廖學明報道)哈密市天山鄉板房溝村位於東天山腳下,全村635人,全部是維吾爾族,中青年大多外出務工,留下來的基本是老人和兒童,是真正的留守村。由於離城市較遠,現在這裡還沒有通電,沒有手機信號。從甘肅天水來這裡支教的李俊紅,就在這裡堅守著。

  天山鄉板房溝學校有15名老師,64名學生,共有6個教學班,最大的班級有14名學生,最少的有7名學生。李俊紅教的是二年級數學和漢語課。

  李俊紅説:“剛開始跟學生沒法溝通,在校園裏碰見學生的時候,也許對我充滿好奇的感覺,他所有的學生會這樣站成一排,一個學生説老師你好,然後所有的學生會跟著説,老師你好。 ”

  李俊紅説,這裡的孩子特別淳樸、可愛,她教孩子們學漢語,孩子們教她維吾爾語,漸漸地她融入到了這個學校。

  李俊紅告訴記者:“他們不會説別的漢語,他們只會説這一句,我就理解了,後來跟他們就是慢慢的引導他們説漢語,我也學了幾句簡單的維語,我説你想幹什麼呀,你愛我嗎?你喜歡我嗎?這樣他説老師,他們就是用很可愛很淳樸的語言,就是一個詞語一個詞語的告訴我他們歡迎我。”

  從城市來到偏遠的小山村,有很多事情都要從頭學起。李俊紅説她剛來的時候不大會做飯,就是來這裡以後環境所逼學的。包括剛來的時候我架火都不會架,因為架不著火凍的偷著哭鼻子。

  因為交通不便,李俊紅只能一個星期下山一趟,帶回所需的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在城市生活的李俊紅在這裡學會了節約 。

  記者問她:“這個水從多遠的地方拉過來的?”

  李俊紅説:“從大概有個兩三公里吧。我們這個水一般就是水清的話留下洗碗,如果水稍微綢一點的的,留下還可以拖地,就是水不能胡亂浪費,我們要節約一些。”

  在這裡最難熬的是寂寞和孤獨,李俊紅曾經也有離開的想法,但是讓她最難捨的還是這些孩子。

  李俊紅告訴記者:“一次跟那些學生無意的交流的時候,假如説有一天我不給你們代漢語課了,有幾個學生他就一下子哭了,老師我愛你,他們不會説其他的話,他們就把我抱住,雖然鼻涕眼淚的都滴到我的身上了,但是我覺得很高興。很感動,所以就留下來了。”

  在李俊紅宿捨得墻頭上,有一副書法作品,上面寫著奮鬥二字,蒼勁有力,這是李俊紅的姐姐激勵妹妹的禮物。

  李俊紅説:“我來這裡以後,由於沒電沒交通沒電話,就是我覺得自己特別的失落,我就不想在這裡幹了,然後我就想的挑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去幹,我姐就告訴我一切都是從艱苦的條件開始的,只有你努力了奮鬥了,以後才會生活的更好。她就送了這幅畫,那時候剛好是我上班二十天。”

  為了更好地開展好教學工作,她還買來維吾爾語基礎資料在課餘時間學習,並不斷向同事請教。

  李俊紅的同事古麗汗木合買提説;“ 白天李俊紅上課的時候,她説的話有些不懂的地方,然後她回來晚上問我,這個字維語怎麼説,我給她説這樣這樣説的,這樣這樣寫的。 ”

  面對親人的鼓勵、同事的支持還有山區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睛,李俊紅更加堅定了在大山深處獻身教育事業的信念。採訪結束,她告訴我們她將繼續堅守在這大山裏。

熱詞:

  • 李俊紅
  • 支教
  • 女教師
  • 老師你好
  • 維語
  • 學生會
  • 天山鄉
  • 漢語課
  • 外出務工
  • 維吾爾語